时间:2025-05-16访问:2来源:历史铺
【内容提要】
欧阳修诗词题材具有明显的差异性。这种差异性的形成,与欧阳修对诗词功能的认识密切相关。研究欧阳修诗词题材的差异性,对理解北宋前中期诗词分途有着重要的认识价值。
【关键词】 欧阳修;诗词题材;功能
自隋唐以来,诗词这两种文学体裁就相伴而存在。在北宋前中期即北宋开国至宋神宗即位(960~1068)这段时间里,诗词在继承晚唐五代传统的背景下,不断加入新时代的文化因子,在相互影响中前进。随着以欧阳修、梅尧臣、苏轼、黄庭坚等为代表的一大批才华横溢的作家登上文坛,诗词终于形成了独具风采的“宋调”特色。在这一过程中,欧阳修以其诗文词兼善的文坛领袖身份,高扬继承与革新的文化旗帜,成为当时文化领域最璀璨的明珠,可以说,欧阳修是“宋型”文化形成过程中最重要的关节点之一。就诗词作品比较而言,欧阳修诗词的差异性也呈现出北宋前中期诗词分途的若干典型性特点。因此,对欧阳修诗词题材的差异性进行研究,对正确认识欧阳修诗词乃至北宋前中期诗词的分途及其形成原因等问题,具有重要意义。
一
北宋前期,诗词的题材差异性并不明显。就词而论,据《全宋词》,北宋自960年建国至1044年左右,有具体记载的、生卒可考的词人16人,今存词作约170首,其中晏殊有136首,其他15位词人共34首。此期词作题材分布如下:男女情感43首,咏女性11首,颂美35首,送别9首,咏史1首,咏物、记事21首,艳情1首,咏光阴闲适29首,咏怀20首。可见,这一时期词作题材很广泛。就诗而论,通过对北宋前期代表性作家诗作题材进行分类(见表1),可以看出,此期诗作题材类型多样。其中,诗词题材相同的就有宴饮闲适、咏怀、咏物写景、送别、赞美、咏史、咏女性、两性感情等八类。引人注目的是,此期王禹偁词《点绛唇》抒写的是身世感怀;苏易简词《越江吟》颂美宫廷宴会。这两首词,无论是在题材类型上,还是在其承担的社会功能上,都与此期诗作没有什么差别。又,《四库全书总目提要》云:“(寇)准以风节著于世,《湘山野录》所称《江南春》二首,虽体近小词而不失高韵。”此期寇准某些诗作“体近小词”,而范仲淹词作《剔银灯》却“寓劝世之意”。
上述现象说明,北宋前期诗词题材的差异性是不明显的。
与北宋前期诗词题材差异性表现不太明显不同,欧阳修诗词题材表现出明显的差异性。为论说方便,兹把欧阳修诗词题材列表统计如下(表2及表3):
比较表2和表3,可以看出:
第一,在欧阳修诗作中,咏怀诗占了欧阳修诗作总数的35.6%,咏怀诗、写景咏物诗、送别诗和颂美赞扬诗占了诗作总数的83.55%;在欧阳修词作中,涉及男女情感、咏女性和艳情题材的词则占了总数的近60%,如果加上其他涉及女性人物和女性特征的物品、女性生活环境的词作,那么欧阳修词作中涉及女性的就超过70%。就统计数字来看,欧阳修词作题材基本上集中在男女情感、女性、艳情、闲适与咏怀题材上。这说明,欧阳修诗词各有其重点关注的领域。
第二,欧阳修诗作独有的题材类型有:挽诗,占其诗作总数的5.4%;哲理诗,占诗作总数的3.8%;记事诗,占其诗作总数的5.4%;戏谑玩笑诗,占其诗作总数的0.82%,这四类题材共占欧诗总数的15%左右。欧阳修词作独有的题材类型有:男女情感词,占其词作总数的44%;艳情词,占其词作总数的3.4%;咏女性词,占其词作总数的8.9%,这三类题材共占欧词总数的56.3%。
欧阳修诗词题材的上述特点,与下文我们要谈到的相同题材诗词的差异性结合在一起,外显为欧阳修诗词题材差异性的整体面貌。
二
欧阳修诗词题材的分途,除了表现为诗词题材部类及部类比值上有差异之外,其相同部类在取材范围、思想感情及表现方式上也存在着较大差异。
第一,关于咏史、闲适题材诗词的差异。咏史诗词是对历史事件、历史人物等兴衰成败的感慨,其中存有醒世警人的意图;闲适诗词是表达流连光景、宴饮佑欢、享受人生的感怀。欧阳修闲适诗词在其诗词作品总数中所占的比值差距很大,其中闲适词作占了其词作总数的15.25%,是其闲适诗作的30倍;而咏史诗词则在其作品中所占比值不大,诗作中仅占0.82%,词作则更少,仅占总数的0.04%。就分析来看,咏史诗词在内容上差别不大,主要差别是在表现方式上,关于这一点,后文将予阐述。
就欧阳修闲适诗词而言,其诗作主要是抒发士大夫高雅、严肃、正统的情怀,而词作主要表达其世俗化情感。关于这一区别,可以其《丰乐亭小饮》和《采桑子》(画船载酒西湖好)两首诗词为例说明。
《丰乐亭小饮》:造化无情不择物,春色亦到深山中。山桃溪杏少意思,自趋时节开春风。看花游女不知丑,古妆野态争花红。人生行乐在勉强,有酒莫负瑠琉钟。主人勿笑花与人,嗟尔自是花前翁。
《采桑子》:画船载酒西湖好,急管繁弦。玉盏催传。稳泛平波任醉眠。行云却在行舟下,空水澄鲜。俯仰留连。疑是湖中别有天。
在《丰乐亭小饮》诗中,欧阳修借饮酒抒发哲理,感慨人生容易衰老,以为人生行乐不易,要努力争取人生的乐趣,诗中流露出千百年来流淌于人们心田中的时空忧患意识。
在《采桑子》词中,欧阳修通过对如花景物、饮酒乐事、萧散空闲生活的描写,刻画出一个让人赏心悦目的生活场景,激发人们对这种声色充耳、优游闲适的世俗生活的渴望,词中表露的是一种热爱、留恋、醉心于世俗生活的心态。
欧阳修有意识地把士大夫高雅、正统、严肃的情感以诗的形式来表现,而把对世俗生活的留恋与热爱,对声色宴乐生活的体验,对情色感官的坦荡感受,都以词的形式来表现,这说明,欧阳修对诗词功能的差异性是有认识的。
第二,关于咏怀题材诗词的差异。从表现方法上,可以把欧阳修咏怀诗分为写景咏怀诗、因事咏怀诗和直接咏怀诗。欧阳修咏怀诗的主旨主要有:贬官惆怅、思乡、希图归隐、叹息衰老、报负无从实现的愤懑、思念友人、官宦孤寂落寞。其写景咏怀诗如《伊川独游》,通过对游东郊所见景物的描写,透露出对自然界景物的热爱,表露了“身闲爱物外”的高雅情趣。其因事咏怀诗如《出郊见田家蚕麦已成慨然有感》,在抒写自己对田家“乐有时”的生活状态表示欣慰的同时,反思自己报国无能,表达感激受恩得宠、思归家园的情感。其直接咏怀诗是以议论的方式表达自己的感情,如其长诗《颜跖》几乎是纯用议论来追问对颜回、盗跖生前身后声名得失,以此抒发自己重视德行、立志修身的情怀。
欧阳修的咏怀词表现方法则比较简单,主要有 写景咏怀、直接咏怀。主旨主要是表达及时行乐、春愁秋怨、羁旅行役和倦宦思隐。如《定风波》(十载相逢酒一卮),通篇以直接抒怀的方式,表达词人对人生宦游的感喟。欧阳修词作中更多是写景咏怀,如《渔家傲》(暖日迟迟花袅袅),把春日美景与被局限在长安城里的人相对比,表露出词人对自由与美景的喜爱,渲染出一种伤怀的情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