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5-05-29访问:1来源:历史铺
前言
有关高句丽、百济遗民的最初研究,当首推清末民初著名金石学者罗振玉。罗氏收集上个世纪30年代之前,在洛阳北邙山一带发掘面世的高句丽遗民泉男生、泉男产、泉献诚、高慈、高震、泉毖,以及百济遗民扶余隆的墓志铭,编成《唐代海东藩阀志存》一书。在该书中,罗氏对诸墓志铭一一跋证考辨,其中的许多看法,至今仍为海内外众多的研究者所信从。
在中国大陆地区,八十年代中期,以及九十年代之后,有关唐代的金石墓志汇编类书籍大量出版。著名的如武志远、郭建邦合编《千唐志斋藏志》(上下,1983)。李希泌编《曲石精庐藏唐墓志》(1986)。北京图书馆金石组编《北京图书馆藏中国历代石刻拓本汇编》(1989)。《隋唐五代墓志汇编》(1991)。周绍良主编《唐代墓志汇编》(上下,1992),《唐代墓志汇编续集》(2001)。吴钢主编《全唐文补遗》(1~7,1994年至今)。中国文物研究所、河南省文物研究所合编《新中国出土墓志·河南卷》(壹,上下,1994)。张沛编《昭陵碑石》(1995)。李献奇、郭引强编着《洛阳新获墓志》(1996)。中国文物研究所、陕西考古研究所合编《新中国出土墓志·陕西卷》(上、下,2000)。台湾地区八十年代以后也出版了毛汉光氏编纂的《唐代墓志汇编考》(1984年至今),以及《石刻史料新编》(1~3辑,1982)等。
在韩国,五十年代之后,一些学者如李丙焘、李弘植、卢泰敦、金文经[1]等教授,在他们的著作中不同程度地引用以上墓志铭资料,一些专门的金石资料集随后亦开始收录结集出版。如八十年代出版的许兴植编《韩国古代金石文》(1984),延世大学校出版的《高句丽史研究》(史料篇,1988),均收录了上引高句丽遗民的墓志铭。进入九十年代,随着韩中两国建交,对高句丽遗民的研究出现了新的景象。其中系统整理介绍有关高句丽遗民金石文的成果,当推1992年韩国古代史研究所编辑出版的《译注韩国古代金石文》一书。一些学者如李文基、李道学、宋基豪、卞麟锡等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