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历史阁,看更多野史奇闻。

何中华:通过“水”的意象体味“儒”之“柔”

时间:2025-05-29访问:5来源:历史铺

 

 

 

●儒者柔也,但此柔非真柔,而是指那种“以柔克刚”之柔;

 

  ●中国文化的儒雅性格,虽然没有咄咄逼人的凌厉之势,却又决不因此而失其庄严。相反,这才是一种真正的内在力量。

 

 

  按照汉许慎《说文解字》的诠释,“儒,柔也”。一个“柔”字,味道全出,可谓搔到了问题的痒处。记得有一次从电视上看到宋词专家叶嘉莹先生的一档节目,她就特地提到了中国文化的“弱德之美”。她由“儒”字的“柔”这一本义出发,加以阐释,十分贴切地把儒家所代表的中国文化性格多维度地彰显出来了。

 

  “儒”含“需”字,参之以《易经》“需”卦的卦象,可知“需”有“等待”之义。《易传》说:“需,不进也。”据《易传》记载,孔子就说过:“君子藏器于身,待时而动,何不利之有?”孔子这里说的其实就是“需”的意思,它体现的显然是一种等待的姿态。

本文标签: 何中华 中华 通过 意象 体味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