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历史阁,看更多野史奇闻。

布达拉宫:在传承与保护中续写新辉煌(1)

时间:2025-06-15访问:2来源:历史铺



布达拉宫主体修缮已经完成,局部收尾工作也已进入尾声。本报记者 舒晓南 摄

“2009年8月23日,随着历时7年、总投资达到3.8亿元的西藏布达拉宫、罗布林卡[注: 罗布林卡俗称拉萨的颐和园,藏语意为“宝贝公园”,为历代达赖喇嘛的夏宫。每当夏日来临,达赖喇嘛便从布达拉宫转移到罗布林卡办公。]和萨迦寺三大重点文物维修工程宣布正式竣工,布达拉宫的主体建筑维修已经完成。现在这里进行的,只是很小规模的局部维修。”日前,站在布达拉宫东侧白宫下面的几层附属建筑前,西藏自治区三大文物保护维修办公室综合组组长尼玛次仁告诉记者,这里曾是旧西藏噶厦[注: 噶厦官署名。藏语音译。即西藏原地方政府。达赖、摄政以下是政府行政机构,藏语称“噶厦”。“噶”是命令的意思,“厦”是房屋的意思,“噶厦”就是发号施令的地方。]政府的藏军司[注: 军司 拼音: 解释: 1.官名。职为监军。-junsi]令部,最初是五世达赖喇嘛[注: 达赖喇嘛,藏传佛教格鲁派两大活佛转世系统之一的称号。达赖,蒙古语意为大海,喇嘛,藏古语意为上人或上师。“达赖喇嘛”意为“德行科研成果象大海一样的上师”,是西藏喇嘛教格鲁派的活佛。]的警卫处,十三世[注: 指《春秋》公羊家主张的历史演变的三个阶段,即所见世、所闻世、所传闻世。《公羊传.隐公元年》:“所见异辞,所闻异辞,所传闻异辞。]达赖时开始做藏军司令部,有380年的历史了。建筑依山而建,上层曾是当年藏军司令部官员的办公地,下面是不同番号部队的枪械弹药库。岁月久远,建筑饱受虫蛀和渗水之苦。针对这些问题从去年底开始的这次维修,将在今年6月完工。

相比三大重点文物维修工程,对曾经是布达拉宫附属建筑的藏军司令部的维修,规模和难度自然都要小很多。但记者在采访中看到,所有古建筑维修的原则,都被严格地执行着。

在尼玛次仁和[注: 1: 词 仁和 拼音: rén hé 解释: 1.仁爱温和。 2: 地名 一、旧县名   仁和县是杭州地区历史上的一个旧县名。]工程人员的带领下,记者走进建筑底层一间曾被用作库房的房间参观。尼玛次仁指着刚刚维修完毕的一面墙说,墙体是用一块块花岗岩砌成,但因为建筑依山势而建,而且当年没有做防水,所以经过长期渗水,有的花岗岩已经碱化,用手一抠,能捻成粉末。“维修中,我们采用了‘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