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5-06-15访问:2来源:历史铺
两年内三次到绍兴,到绍兴必不可少的内容是参观鲁迅故居。
最近一次到绍兴是在2010年9月,匆匆忙忙又看了一遍鲁迅故居。我边走边想,鲁迅为什么不喜欢绍兴,不愿意说自己是绍兴人,自1919年底最后一次离开家乡,直到1936年去世,17年里再也没有回过老家?这里面一定有值得玩味的原因。
周作人[注: 周作人(1885年1月16日——1967年5月6日)男,浙江绍兴人。中国现代著名散文家、文学理论家、评论家、诗人、翻译家、思想家,中国民俗学开拓人,新文化运动代表人物之一。]曾分析过绍兴人为什么不喜欢“绍兴”:“第一是不够古雅,于越起自三代,会稽亦在秦汉。绍兴之名则是南宋才有。第二是小康王南渡偷安,但用吉祥字面做年号,妄意改换地名,这是很可笑的事情。第三是绍兴人满天飞,《越谚》也登载‘麻雀豆腐绍兴人’的俗语,谓三者到处都有,实际上是到处被人厌恶,即如在北京[注: 北京有着三千余年的建城史和八百五十余年的建都史,最初见于记载的名字为“蓟”。民国时期,称北平。新中国成立后,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首都,]这地方绍兴人便很不吃香,因此人多不肯承认是绍兴人;鲁迅便是这样,人家问他籍贯,回答说是浙江。”
周作人分析的理由有些牵强。绍兴古称越、会稽,春秋[注: 春秋时期,始于平王东迁。他得名于鲁史《春秋》 。是中国历史上社会经济急剧变化,政治局面错综复杂,军事斗争层出不穷,学术文化异彩纷呈的一个变革时期,是中华古代文明逐渐递嬗为中世纪文明的过渡时期。]时代是越国的都城,南宋高宗赵构[注: 宋高宗-宋高宗,名赵构(公元1107-1187年),字德基。徽宗第九子,钦宗弟。赵构政治上昏庸无能,然精于书法,善真、行、草书,]以“绍祚中兴”激励自己,改越州为绍兴,把它作为临时首都,绍兴有继往开来、繁荣昌盛之意,这个名字还不够古雅吗?比它直白稚拙的城市名称无以计数。“绍兴人满天飞”,说明绍兴人脑子活、识时务,生存能力强,看不出有什么贬义。
倒是绍兴师爷的说法多少影响了绍兴人的名声。绍兴师爷处世精明,八面玲珑,做事审慎,善于言辞,但同时又奸刁乖巧,工于心计,诡诈多端,嗜爱钱财,给世人留下不好的印象。当年跟鲁迅打过笔仗的梁实秋[注: 梁实秋(1903年1月6日-1987年11月3日),现代著名的散文家、学者、文学批评家、翻译家,原籍浙江杭县,生于北京。],曾就鲁迅的籍贯加以讽刺,说因为他是绍兴人,便“也许先天的有一点‘刀笔吏’的素质,为文极尖酸刻薄之能事”。陈西滢、苏雪林也就这一点攻击过鲁迅。可见,师爷、刀笔吏这种名声都是鲁迅所忌恨的。但是师爷毕竟是有一定地位、有一定文化专长的读书人,不是穷苦下层引车卖浆者所能为,这不应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