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历史阁,看更多野史奇闻。

胡族婚俗 揭李唐皇室身世之谜

时间:2025-06-25访问:3来源:历史铺

《唐书》上有一个关于李世民命名的有趣故事:李渊二子即将诞生之时,李渊路遇一书生为其看相,书生惊呼:"李渊贵人也,其子也贵,有济世安民之大任。"李渊惧,欲杀此人,书生已杳然不知所踪。归家,二子诞,故起名"世民",取"济世安民"之意。 
  

  李世民一家祖籍应在今河北赵县[注: 赵县-赵县,位于河北省中南部,县城距省会石家庄市42公里。总面积675平方公里,总人口55万人(2003年)。地理坐标为北纬37度37分—37度53分、东经114度36分—115度4分之间,],而李渊生于关陇,自称祖居关陇,是西凉王李皓的后代,借以提高自己的身份地位。 
  

  原山东太行山地区有五大望族姓氏--王、卢、崔、李、郑,其中李姓又是鲜卑族中的一大姓氏。有人推测说李氏一门是破落贵族,也有人说李氏是鲜卑族大野部的姓氏...... 
  

  但这仍存在疑点,其一便是李渊一门在此之前到底如何,无法从历史上考究得知;二是李渊自称为西凉王李皓后代,到底是事实如此还是自抬身价?这其中没有足够的史料作为证明。 
  

  唐朝时候少数民族与汉族的界限划分没有那么清楚,在唐朝,北方各民族大融合[注: 民族融合是两个对等的民族经过长期的共同性增长的基础上融为一体,民族差别得以最终消失,相互融合成新的民族。迁移杂居互相通婚,各民族互相学习共同发展。]现象广泛存在,如在隋炀帝时,突厥人就曾被强制性地改穿汉装;北魏孝文帝推行民族之间友好往来的政策,同一等级的人可以被允许通婚。 
  

  不仅如此,大臣中也有许多是少数民族。一是因为文化起了联结各民族纽带的作用,只要对文化发展有益,不管是什么少数民族,都会采取接受态度,国家结合的共同体在于相同的东方礼乐文化。二是唐朝经济非常繁荣,所以更多采取对各民族宽容的政策。 
  

  据可考证的历史资料证明,唐太宗李世民[注: 唐太宗-唐太宗李世民,是唐朝第二位皇帝,他名字的意思是“济世安民”。汉族,陇西成纪人,祖籍赵郡隆庆,政治家、军事家、书法家、诗人。]的祖母、即唐高宗李渊的母亲,独孤氏,是隋文帝皇后的姐妹,属于非汉族,所以李世民和隋炀帝之间还有着姨表关系。唐太宗李世民的母亲窦氏也是鲜卑族人。而李渊一方的血统还没有足够的历史证据进行论证。历史上有以下几种说法,赐姓大野部,河南破落李姓,老子李耳的后代等。 
  

  陈寅恪当年曾详细考证此事,但到今天为止,还没有什么新的历史遗留下来的资料或实物可以供此问题得到深一步的结论。 
  

  在胡人的风俗中,有父死子娶母为妻的习俗,也有一家的男人合用一妻的典故。昭君出塞的典故中, 王昭君在死了丈夫后就嫁给了自己的两个儿子。唐朝帝王史中,也有类似的尴尬关系。 
  

  唐太宗李世民、武则天与唐高宗李治[注: 唐高宗-唐高宗,李治(62

本文标签: 胡族 婚俗 李唐 皇室 身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