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历史阁,看更多野史奇闻。

中国四大丑女之一的钟无艳是怎么当上齐国王后的?

时间:2025-07-09访问:0来源:历史铺

钟无艳生于战国时期齐国无盐邑,也就是今天山东泰安的东平县一带,关于她的确切姓名,各种史料和传说给出了不同的说法。

在西汉刘向所著的《列女传》中,表示她本名叫做钟离春,因为生于无盐,所以被称为钟无盐,又因为长相丑陋,所以随着其事迹的流传,出现了"无艳"的名字,意即没有美貌。

世人都说钟无艳长得丑,其实大部分人并不知道其确切长相,在《列女传》中,形容她是"其为人也,极丑无双,臼头深目,长壮大节,卬鼻结喉,肥项少发,折腰出匈,皮肤若漆。"

也就是说,她脑袋形状怪异,像捣药用的石臼、眼睛深深凹陷、长得高壮、骨节很大、鼻子上翘、喉头凸出、脖子短粗、头发稀少、腰弯折而胸前突、皮肤更是十分黝黑,光是看描述,相信这一形象就足以令人知晓其丑陋程度了。

钟无艳因为貌丑,所以直到四十岁都无人问津,始终是孤家寡人。当时,齐国的国君是刚继位不久的齐宣王,他虽然名为"辟疆",在位后却只知道饮酒享乐,像著名的"南郭吹竽"的典故就是发生在这时,从寓言里齐宣王要求三百人为其吹竽可见,他是一位追求享受和喜爱大排场的君王。

一天,宣王正在宫中休憩,宫人传令说丑女钟无艳要求面见,他一时无聊便答应了。钟无艳见到大王后,便举手拊膝曰:“殆哉!殆哉!”也就是"危险了,危险了!"

还没等宣王发问,钟无艳接着说道:"今王之国,西有衡秦之患,南有强楚之雠,外有二国之难,一旦山陵崩弛,社稷不安,此一殆也。渐台五重,万人罢极,此二殆也。贤者伏匿于山林,谄谀者强于左右,此三殆也。饮酒沉湎,以夜继昼,外不修诸侯之礼,内不秉国家之政,此四殆也。"

在钟无艳口中,齐国现在有四大危险。其一,齐国如今西边有秦、南边有楚,这两国都是强大的国家,如果它们对齐国发难,那么齐国顷刻间便会元气大伤、社会陷入混乱;其二,齐国徭役繁重,百姓的压力非常大,这可能导致不堪重负的人们揭竿而起;其三,有才能的人都隐藏在山林之中不愿为宣王效力,结果朝堂上就只剩下善于阿谀奉承的奸臣,无法提出什么有益的意见。

齐宣王每天沉迷于饮酒作乐、通宵达旦,对外不和其他诸侯结交、打好关系,对内不理朝政,疏于对国家的掌控和治理。

陈述完这四大危险后,齐宣王幡然悔悟,他当即封钟无艳为无盐君,这在春秋战国时代一般都是给予贵族子弟或对国家有重大贡献者,如平原君、信陵君等,可见宣王对钟无艳的尊敬。

后来,为了表示自己痛改前非,日后会好好治理国家,齐宣王将原来的王后废黜,而改立钟无艳为后。当上王后,钟无艳进行了一系列的改革,即"拆渐台,罢女乐,退谄谀,去雕琢,选兵马,实府库,四辟公门,招进直言,延及侧陋。"

首先,钟无艳拆除了齐宣王为享乐所建的"渐台",叫停了宫中女子跳舞奏乐的娱乐活动;而后,她又协助宣王罢免了一些只会溜须拍马的谄谀之徒。

为了节省支出,钟无艳在宫中力行节俭,反对花大价钱换回奢侈的物品,有了更多钱粮后,她选拔精锐的士兵和良马,组成战斗力更强大的军队。

经济方面,她充分利用齐国处于沿海地区的优势,大力发展商业,充实了国库;为了得到更多人才协助治理国家,她多次前往官署选拔,招入了一大批敢于直言进谏的官吏,即使是出身比较低贱者,只要有才华就能够在齐国得到官职。

经过一番在风气、人才、军事、经济、政治等方面的改革,齐国逐渐繁荣,而代表着战国时期百家先进思想所在地的"稷下学宫",就是在宣王时期得到了巨大的发展。

对于钟无艳,《列女传》最终总结道:"无盐之女,干说齐宣,分别四殆,称国乱烦,宣王从之,四辟公门,遂立太子,拜无盐君。"

本文标签: 中国 四大 丑女 之一 钟无艳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