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历史阁,看更多野史奇闻。

隋炀帝时期,为什么会发生起义?

时间:2024-06-30访问:60来源:历史铺

  隋炀帝杨广是隋文帝与文献皇后的第二个皇后,13岁时被封为晋王,20岁时被任命为军队首领,率军平定南朝陈。为了奖励,封为太尉,杨广总是以礼待人,谦逊低调,深得朝廷大臣的赞赏。后来,为了争夺王位,杨勇与隋文帝发生了冲突,杨广趁机争夺王储的位置。公元600年,隋文帝废除了杨勇太子的地位,立杨广为太子。公元604年,隋文帝一病不起,不久去世。隋文帝死后,杨广成了皇帝。

隋炀帝杨广

  杨广登基后各种种荒淫无度的生活,挥金如土的浪费,来源于民脂民膏。他用繁重的苛捐杂税,巧取豪夺的手段,拼命榨取人民的血汗。

  他规定,凡一夫一妻每年都要向官府交租米三石,绢一匹(长四丈),绵三两,麻三斤;单身汉交半数,而实际征收的数字和范围,远远超过了规定。这样,就有难以计算的农户,被弄得倾家荡产,掉进了饥饿的深渊。

  杨广如此倒行逆施,怎能不遭到人民的反对?富有革命传统的广大农民怎能忍受这种黑暗的、残酷的统治和敲骨吸髓的剥削?因此,各地农民纷纷起来,同以杨广为总头子的隋朝封建统治作坚决的斗争。大业七年(公元611年)十二月间,邹平人王薄,领导当地农民在长白山(今山东省章丘、邹平、长山一带)起义,树起了第一面反隋的革命旗帜,揭开了隋末农民大起义的序幕。当时在农民起义军中流传着这样一首歌谣:

  要抗兵,要抗选,家家要把铁器敛。敛起来铁做成枪,昏君赃官杀个光。

  这首歌谣唱出了广大人民的心里话。它鼓舞农民敢于起义,敢于斗争。王薄起义以后,各地纷纷响应。

隋炀帝杨广

  漳南(今山东省武城县东)人孙安祖,在窦建德的协助下,招集几百名反战的逃兵和穷苦农民,在附近一个大湖泊一一高鸡泊,聚众起义,同隋朝官兵进行斗争。同时,张金称聚众数百人在解(今山东省夏津县起义;高士达聚众千余人,在蓚(今河北省景县境内)起义。当时的形势是一举百动,一 呼百应,农民起义一浪高过一浪,而且不断发展壮大,有的很快就形成几万人的队伍。瓦岗起义军就是其中比较强大的一支。

本文标签:隋炀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