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历史阁,看更多野史奇闻。

寒夜思友三首

时间:2024-06-30访问:24来源:历史铺

久别侵怀抱,他乡变容色。

月下调鸣琴,相思此何极?

云间征思断,月下归愁切。

鸿雁西南飞,如何故人别?

朝朝翠山下,夜夜苍江曲。

复此遥相思,清尊湛芳绿。

其一

  这首诗写诗人因思念友人而苦苦煎熬,心情焦虑神情憔悴,以弹琴寄托思绪,也难以排遣痛苦。

  首句“久别侵怀抱”,点明写诗的缘起。长久的离别所产生的孤独、乡愁,慢慢地侵入了诗人的怀抱之中,即占据了他的身心,弥漫了他的精神,让他在这种愁思中难以自拔。

  因为久别之思慢慢侵入、充溢情怀,所以就有了第二句:“他乡变容色。”乡愁之苦,可谓是一至于斯。排解愁思的办法之一,是“月下调鸣琴”,即在乡愁最深切之月夜整理琴弦,歌之咏之。

  但是,从下句“相思此何极”来看,这相思仍然是排遣不了的,所以オ有这个感叹。

  这首诗几乎就是直抒胸臆之作,这既是初盛唐之际的唐诗风格,更是王勃的特殊风格,或者说,是由他开创的一种诗风。

其二

  这首诗,写诗人远游他乡,又与友人离别,其愁绪又多几层。

  “云间征思断”是整首诗的起因,天空中的大雁朝西南方向的飞翔,突然地阻断了旅人的脚步与平常的情思。

  远行的旅人突然被南飞的大雁所惊动,也许此刻便是在晚上,因此诗人“月下归愁切”。这里“征”与“归”两个字可相对来理解。因见“鸿雁西南飞”,故诗人问自己:“如何故人别?”以鸿雁的归乡反衬自己与友人的离别。

  这首诗因雁而起兴。一叶落而叹天下秋,叹生命的匆匆流逝;一雁过而感慨于孤独的远征,思念起家乡故乡与故人。

其三

  这首诗主要写诗人日夜思念着家乡和亲友。

  “朝朝翠山下,夜夜苍江曲”两句以诗人的行动表现其思绪,白天和夜里,山下和水边,都割不断对家乡亲友的思念。

  “复此遥相思,清尊湛芳绿”两句描写对亲友相聚共欢的盼望,想象着美妙的景色以及与亲友共醉的情景,这更衬托出此时此刻相思的孤独和寂寞。

久别侵¹怀抱,他乡变容色²。

¹侵:侵扰。此处有渐进之义。²容色:面容,脸色。容是容貌,色是神色。

月下调¹鸣琴,相思此何极²?

¹调:整理。²何极:什么时候才能终结。

云间¹征²思断,月下归愁切³。

¹云间:此指天空中的大雁。²征:表示远行,同时还可与迁客、边卒相联系。³切:意谓急切。

鸿雁西南飞,如何故人别?

朝(zhāo)朝¹翠山下,夜夜苍江曲²。

¹朝朝:天天,每天。²苍江曲:苍江水流转弯处。

复此遥相思,清尊¹湛芳绿²。

¹清尊:酒器。亦借指清酒。尊,同“樽”。²芳绿:美酒。

久别侵怀抱,他乡变容色。

久别后的孤寂渐渐侵入我的心怀,客居他乡使我脸色变得憔悴不堪。

月下调鸣琴,相思此何极?

夜不成眠,只有在月色之下弹琴相慰,这样的相思之情怎样才能到尽头?

云间征思断,月下归愁切。

空中的大雁隔断了我的思念,月下想要归家的愁思越发急切。

鸿雁西南飞,如何故人别?

鸿雁也往西南家乡方向飞去,我为什么却与朋友轻易离别?

朝朝翠山下,夜夜苍江曲。

每个早晨站在翠山之下,每个夜晚来到苍江水流转弯处,吟唱着思乡的曲子。

复此遥相思,清尊湛芳绿。

我一再来到这里思念远方的亲人,盼望着一起喝酒,陶醉在花香绿树里。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