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历史阁,看更多野史奇闻。

夜半

时间:2024-06-30访问:21来源:历史铺

三更三点万家眠,露欲为霜月堕烟。 

斗鼠上堂蝙蝠出,玉琴时动倚窗弦。 

  这首诗最先让人感觉到的是夜半时分的寂静。“三更三点”表明时间正好是夜半时。这个时间人世间一切活动都停止了。“万家眠”,可见在诗人感觉中外部空间是万家无声无息,一片无边的沉静。首句连用三个数词,形成一种强调的意味。这种强调,正是从时间和空间上引导人设身处地去体味那夜半的气氛。

  “露欲为霜月堕烟”,露水即将凝结成霜似乎都能察觉,自然也是在静极无聊中生出此想。而月堕雾中,夜色暗淡,又进一步加重了夜色给人的沉寂感受。“斗鼠上堂蝙蝠出”,因为人静,斗鼠和蝙蝠才这样作闹。而注意到鼠和蝙蝠,则依然由于夜静。“玉琴时动倚窗弦”,比起鼠和蝙蝠之动更微细,几乎近于主观幻觉。但正是由于有这种纤细的感觉,更显得夜静到了极点。

  诗人的感觉很纤细。着意从纤细的感觉中写出他的愁怀。所谓“见此愁景,即是愁人”,可以用来说明诗的艺术构思。

三更¹三点²万家眠,露欲为霜月堕(duò)烟。 

¹三更:又名子时,古代时间名词。古代一昼夜分十二时辰或一百刻,其中完全属于夜晚的有四十刻,每十刻一段,连同首尾共五个节点,称为五更。三更就是半夜。²三点:旧时以更计时,一夜五更,每更分三点。

斗鼠上堂蝙蝠出,玉琴时动倚窗弦。 

三更三点万家眠,露欲为霜月堕烟。 

夜半时分每家每户都已睡着,月亮坠入雾中,露水即将凝结成霜。

斗鼠上堂蝙蝠出,玉琴时动倚窗弦。 

斗鼠开始活动,蝙蝠也出现在夜空;窗边的琴被风轻轻吹拂,发出微微声响。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