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历史阁,看更多野史奇闻。

少年不识愁滋味──评《为曹操感怀抱不平》的反思

时间:2024-07-31访问:4来源:历史铺

一近年来「戏说」系列盛行,不乏贴金抹黑,颠倒历史在所不惜。立场就是看站那一边的问题,所以感觉应有不同。对于被杀光、抢光、烧光的徐州人民而言,曹操是屠夫(换成现在的甲级战犯也行),因此曹操辜负人民。对于曹操本人而言,不管是徐州人民、汉臣阴谋、还有一堆阻挠曹操的人,这些人都是辜负曹操的人。就看立场站在「人民」一方,或站在「曹操」一边,因而有不同的感想。二要讲历史的话,曹操说出:「宁我负人,毋人负我!」(史料出自《孙盛杂记》)的时间在于杀人之后,曹操早已满手血腥,即吕伯奢血案的犯案感言。曹操杀人可以感觉负不负,被杀的人也可以感觉负不负,曹操因为多疑性命而求活,被杀受死者则人死不能复生。或许站在曹操这边可以擦剑拭血,悠闲的提出正当防卫或是数落吕伯奢该死,但是万一身处被害者之地,不知对凶手又能有任何怨语。又《观沧海》为曹操作于建安十二年秋(他说为庐龙塞不临海,此略,姑从众议。),当时曹操正领兵北伐乌桓,准备追杀袁尚及袁熙,也就是先于官渡攻其父袁绍,曹操打算赶尽杀绝消灭袁绍全家父子,只是后来被袁绍的儿子袁谭、袁尚及袁熙及侄子高干逃走,不过就算跑到天涯海角,曹操也要斩草除根。刚好此时经过海边,眼看风景不错,曹操一边写景一边得意,写下《观沧海》、《冬十月》、《土不同》及《龟虽寿》等几组大作,这与杀人前凶手自傲的心态,并无不同。因为明天就要杀死你啦!曹操可以得意的笑,尽情地歌颂天地,好像人生最得意的事就是杀光他们的男人(袁氏满门)、夺走他们的女人(曹丕纳甄后),抢光他们的财产(四州土地及人民)等,然后被后人崇拜为民族英雄云云。其它再多对曹操的感叹,几乎有意忽略历史事件,想必不知杀人或屠杀而有怀叹,如果是站在被杀那边,不知是否仍悠然自在?不知曹操昔日「荥阳遭徐荣须臾、濮阳攻吕布之时,宛城战张绣之日、赤壁遇周郎而撤、汉中逢刘备得退及潼关淋冒箭雨窘惭。」又应该是谁负谁呢?三有些主观式的臆测,极具争议,混摇视听有余。例如拜大儒为师的刘备,与战争世家的孙权,居然可以把刘备看成黑社会老大,然后孙权变成知识界精英领袖。然后孙权志在偏安、刘备想要对汉室交代,结果曹操想立法为师、或对天理有交代云云。听起来都是别人不对,历史一定按这个想法进行没错,不过,在猜测想象之前,有种东西叫「史书」,也就是记载历史的文献,由前人所撰,历经时光的考验而留存至今。史书自有前人陈述,不劳后人瞎疑杜撰。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