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历史阁,看更多野史奇闻。

也谈诸葛亮躬耕地问题

时间:2024-07-31访问:4来源:历史铺

建安十二年(207)诸葛亮加入刘备军事集团。在此之前的10年间,他曾寓居于荆州的南郡襄阳县和南阳郡各地,过着布衣躬耕的生活。由于史无明文和文献所记载的材料有限,致使刘备三顾诸葛茅庐或曰诸葛亮躬耕地究竟在何处,长期以来一直是为争论的问题。作为著名人物的诸葛亮,其各种经历无不为研究者所关注,搞清楚他的躬耕所在地问题,对于明了诸葛亮的成长道路、思想性格以及三国时期的历史特点,都是有一定的意义的。诸葛亮(181—234年)东汉末年人,祖籍琅瑯阳都县(今山东沂南县)人。祖上曾为西汉司隶校尉,父亲诸葛珪任东汉泰山郡丞。因为父母早亡家道中落,诸葛亮及其姐、弟就由叔父诸葛玄抚养。后来诸葛玄受军阀袁术委任为豫章郡(今江西南昌市)太守,“玄将亮及弟均之官”。到任不久,就被朝廷派来的太守朱皓赶下了召。建安二年(197)丢了官职的诸葛玄因家乡战火连绵,只好带领侄儿们投奔与之“有旧交”的荆州牧刘表,诸葛亮跟着叔父到了荆州南郡的襄阳。据习凿齿在《汉晋春秋》的记载,诸葛一家可能寓居在襄阳城20里的隆中。汝南袁家乃汉末名门望族,朝中地位显赫,诸葛玄当为袁家故吏,故袁术署其太守要职。但是刘表与袁早年间曾为争夺南阳郡的控制权发生过激战,双方可谓敌对势力。而刘表的性格特点是“心多疑忌”,因此他对诸葛玄的到来并未喜出望外,只是勉强接待而已,更不会予以重用。由是诸葛玄无奈只得越汉水北上,再去投依袁术,这样诸葛一家就来到了南阳郡地界。至于是寓居何处,史籍没有明确记载。建安四年(199)诸葛玄由于屡遭挫折和长途奔波劳累,心力交瘁而病死于北上途中。因之一家的生活重担不得不落在诸葛亮的身上,这里他刚刚17岁。父母早亡,叔父先是丢官继而亡故,家庭的不幸,生活可谓艰难。“玄卒,亮躬耕陇亩”,“躬耕于野”。他自己在后来也说当初是“布衣”、“躬耕”者的身份,绝非自谦之语,而是其生活处境的真实写照。刚刚步入青年时期的诸葛亮,凭着一身的力气,辛勤耕耘,日出而作日入而息,与普通农家青年一样的自种自食,所不同的是个“独在异乡为异客”的外乡人而已,并没有超乎常人之处,时人莫之许也”。官渡战前刘备在徐州被曹操战败,损失惨重,为求自下而上,他投奔了袁绍。当袁、曹陈兵官渡时,袁绍派刘备到汝南开辟第二战场,企图从北面攻打曹操。官渡之战袁绍失败,逃回河北。正当刘备举足无措之际,遭到曹操军队的攻击,刘备无力抵挡,在汝南已不能立足,于是就率领少数军队南下投奔刘表。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