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历史阁,看更多野史奇闻。

三国随章侃 第六章 江东之虎

时间:2024-07-31访问:5来源:历史铺

第六章江东之虎(演义第六回焚金阙董卓行凶匿玉玺孙坚背约)在三国里最能打仗的是谁?假如按演义来说,那八成就是诸葛亮,至于史实来说,那应该是曹操,不过具体到某个阶段呢?比如就在这次演义写的讨伐董卓这段时期。肯定不是刘关张,虽然他们在演义中最出风头,但是在历史中他们根本就没参与,也肯定不是曹操,现在的曹操还不是以后那个可以为孙子兵法作注,写孟德新书的曹操,此时的曹操唯一一次进攻被徐荣打的连夜遁逃,募兵还遇到反叛。更不是其他诸侯了。那这时的第一虎将为谁呢?就是这回中藏匿玉玺的江东之虎孙坚了。孙坚字文台,吴郡富春人,有传言是孙武后裔,那就不知是否有家传的孙子兵法了,不过孙坚和其子孙策确实是三国难得的父子英雄。孙坚十七岁时便孤身斩杀盗贼,在汉末讨贼,讨黄巾,征边关,战无不胜,确实是汉末难得的良将,不过最令其出彩的便是这次讨董。此次讨董的关东诸侯联军,虽然声势浩大,但是大都虚张声势,如大部分诸侯,或者战绩不佳,如曹操,惟有孙坚一人,不单战之,而且颇有胜绩,称这支讨董能逼得董卓迁都孙坚当为首功。如演义中著名的温酒斩华雄,便是孙坚所为,而且这一战果还是在孙坚刚遭大败,甚至连所带的赤帻也被夺去。便是演义上一回在温酒斩华雄之前的那段,只是史实中并未言明这次胜利是华雄带队,也未说祖茂身亡。而且之后孙坚重新集合兵力再胜,斩华雄,演义便未谈到了。为将者,胜利固然不易,然能在失败后马上集结士兵转而再战胜之就更加不容易了。因为新败之军士兵不振,往往不敢作战,甚至作战中稍一遇挫便溃败,要集合败军再战,就要为将者有过人的胆识,勇猛,而且为兵士所信任,有号召力,这都是为名将的素质。另外演义中所说的三英战吕布胜之,史实上也无此事,到是吕布败于孙坚手里,可说孙坚此仗的风头在演义中全被刘关张兄弟抢了过去。正因孙坚勇猛无比,所以董卓甚畏惧之,讨好于他,要求和亲,将自己女儿嫁于孙坚之子,可见董卓对之的畏惧,而孙坚拒绝之,之后董卓离开洛阳,也是孙坚第一个入洛(自然,他一直在前线。)扑灭大火,将董卓发掘的各王公贵族的坟墓掩盖。(发掘坟墓盗取财物一事,曹操董卓都干过。)关东诸侯,最忠烈者英雄,非孙坚莫属。但是,英雄也有自己的弱点,孙坚有将才,对朝廷忠心,但是他也有自己的弱点,便是政治能力太差,第一个表现荆州刺史王睿,和孙坚一同起兵讨董,但是因为和孙坚有私怨,便逼杀之。(也是讨董诸侯的第一个自相残杀事件了,比刘岱杀桥瑁还早),此外南阳太守张咨也被其杀。第二个表现是南阳是大郡,人口百万,孙坚杀张咨,却不能控制南阳,结果被袁术做了南阳太守,反而日后粮草要依赖袁术。再如荆州刺史王睿被杀,孙坚也不能控制荆州,反被刘表控制。结果孙坚还不得不再和刘表作战,要夺回之。结果被偷袭而死(日后孙策也是如此,父子两江东英雄都死于偷袭暗杀而非沙场,不可不畏之天命。)不过日后孙策再夺江东,则也要拜孙坚在江东的声望和旧日部属了。

本文标签: 三国 随章 第六 江东 之虎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