蒋介石的三板斧惊世骇俗,举世震惊。枪毙韩复榘,全军上下从高级将领到普通士兵,无不从内心深处感受到了强烈的震撼。蒋介石的气度非同凡响,枪毙韩复榘的枪声刚落,43名作战不力的高级将领同时受到严惩,其中8人被枪毙,35人或判刑,或削职,或责其戴罪立功。这些受到严惩的高级将领包括第六十一军军长李服膺、第九集团军总司令香翰屏、第三十九军军长刘和鼎等。与此同时,蒋介石还以韩复榘为例通电全国,给各级将领敲响了警钟:“今后如再有不奉命令,无故放弃守土不尽职抗日者,法无二例,决不宽怠!”

1938年6月4日下午,带着战场的征尘和郁积心头难以排解的愤懑,薛岳从硝烟弥漫的兰封战场,匆匆赶到了战时首都武汉。
薛岳此行,是奉蒋介石电令,前来参加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部署武汉会战的最高军事会议。
从炮火连天的前线,骤然置身于繁华的大都市武汉,薛岳竟感觉一时难以适应。他的思绪,还飘忽在千里之外血光冲天的兰封战场。
这些日子,兰封战场那刻骨铭心的一幕,梦魇般回旋在他的脑际。只要一闭上眼睛,土肥原古怪的狞笑,便挥之不去地晃动在他的眼前。
一个多月前,千里之外的徐州战云密布,狼烟四起。
台儿庄大捷,第五战区司令长官李宗仁让蒋介石从一连串失败的懊丧中昂起了头颅。台儿庄大捷之后,蒋介石头脑发热,决计一鼓作气,多打几个类似台儿庄那样的大捷。于是,在极短的时间内,蒋介石调集50个师60万精锐部队云集徐州,这几乎是中国军队的全部家当,大有与日军决一雌雄的气概。与此同时,日军为雪台儿庄之耻,集结了13个半师团约30万人,配备各种精良的重武器,采用南北夹击的战术,兵分五路对徐州实施包围,企图一举歼灭中国军队的主力,彻底摧毁蒋介石的抗日意志。当蒋介石意识到自己将60万大军置于无险可依的平原地带与装备精良的日军决战,无异于送肉上砧、引火自焚,他急出了一身冷汗,便火速突围,将徐州这座空城扔给了日军。
就在徐州突围的紧要关头,身为第一战区前敌总司令的薛岳异常惊喜地发现,在合围徐州的五路日军中,土肥原第十四师团两万余人竟脱离主力,渡过黄河孤军南下,欲切断陇海路,阻止郑州、开封一线东进增援的国民党军队。
薛岳知道,这是日军惯用的孤军突破的“锥形战术”。全面抗战爆发后,骄狂的日军并不把中国军队放在眼里,他们的铁蹄在中国的土地上横冲直撞,已没有了任何兵家之忌。看来,台儿庄惨败,并没有让他们学乖多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