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4-11-14访问:28来源:历史铺
◎ 作者:南朝子云
◎ 全文约5400字 阅读需要约13分钟
◎ 图片:图虫创意、摄图网
◎ 本文首发于【锦绣人文地理】公众号 未经授权 不得转载
近日,张家界景区因疫情关闭。
平时游人如织的天门山徒留空谷传响,
这个原名“大庸”,
依靠旅游业建市的湘西小城陷入至暗时刻。
湘西,这一方神秘的土地,
不仅有张家界的山水画卷,
还被作家沈从文赋予了独特的文学气质。
图片|湘西州凤凰古城 · 摄图网
地处湘川黔交界的边城茶峒,
少女翠翠的倩影在吊脚楼上若隐若现。
江流浩荡中,苗族、土家族的山歌回声嘹亮。
高山之下,里耶秦简书写两千多年前的帝国荣耀,
八百年土司王都重现鲜为人知的民族往事。
赶尸、仙娘、落洞等等奇特传闻,
皆显露湘西的惊险神秘。
湘西世界
锦公子今天要说的“大湘西”,
大致是以张家界市、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
怀化市等三市州为主体的湖南西部地区,
其中也包括邵阳、常德西部诸县。
图片|湖南省地图(审图号:湘S(2020)037号) · 湖南省自然资源厅
湘西,在沈从文的文字里,
在黄永玉的绘画里,
也在山水掩映之中。
湘西的世界,山同脉,水同源,
山脉奇峰林立,连绵起伏,
江水纵横交错,缠缠绵绵。
湖南湘资沅澧四大水系中的
沅江、澧水穿过崇山峻岭,
滋养万物生灵,串起众多湘西边城。
图片|芙蓉镇,又称“挂在瀑布上的千年古镇”,位于湘西州永顺县 · 摄图网
支流繁茂的沅江
在数省夹缝之间交错缝合,
北通巴蜀,西扼滇黔,东下洞庭湖、长江。
沈从文笔下的茶峒,
以及凤凰、黔阳、芙蓉、里耶等边城沿江排列,
依水而生,呈树枝状、辐射状分布。
目前,沅江流域尚存古镇约100处,
如群星散落银河,
沿岸古镇群的规模在全国堪称罕见。
沅江北面、紧靠长江的澧水,
是湖南四水中最短的一条,却也不容忽视。
澧水有三源,南源出湘西州,
中、北源出张家界,
发于武陵山区的涧泉,奔腾不息成长为湖湘巨流。
沿岸数百个星罗棋布的史前至商周时期遗址,
证明其为长江中游旧石器文化的一大发源地,
也是长江文明的源头之一。
图片|澧水与沿岸的澧县思王庙 · 摄图网
沅江、澧水在湘西大地上纵横交错,
而武陵山脉、雪峰山脉支撑起湘西天地的脊梁,
二者之间的湘西丘陵,
形成云贵高原东部边缘的独特景观。
湘西北部,武陵山脉鬼斧神工,
打造出沟壑峡谷与山间溪流,
分布着众多自然保护区与国家5A级景区。
在历史上,武陵山脉是连接中原与西南的民族走廊,
贯穿黔东、湘西、鄂西、渝东南地区,
有土家族、苗族、侗族等三十余个少数民族定居于此。
图片|天子山全景图。张家界国家森林公园、索溪峪、天子山等共同组成武陵源风景名胜区 · 摄图网
与武陵山平行相对的雪峰山,
默默地守护着湘西南部。
雪峰山大体上呈东北—西南走向,
南邻南岭,北接洞庭湖平原。
很多人第一次听说雪峰山,
是在中学地理课上,
因为这条山脉位于中国地形第二级与第三级阶梯的分界线上。
对于湖南而言,
雪峰山是一条特殊的分界线,
其划分沅江与资水流域,也形成人文的分野,
划分了人口密集、经济发达的湘中
与人口稀少、神秘莫测的湘西。
图片|定居于雪峰山中的瑶族 · 图虫创意
上世纪80年代,
法国著名汉学家雅克·勒穆瓦纳博士
不远万里来到雪峰山考察。
这位学者在法国时,从一支瑶族移民后裔家中
发现一卷用中文书写的手抄本经书。
瑶族人的祖先告诉后代,就算走到天涯海角,
死后灵魂也要回到祖先的山林。
勒穆瓦纳认为,
被他们奉为精神图腾的圣山,就是雪峰山。
湘西,悠远而神秘,
直至今日,
还有无数古老故事在此传唱。
图片|湖南西部地势图(审图号:JS(2016)01-108号)
土司王朝
有人说:“北有西安兵马俑,南有里耶秦简牍。”
位于武陵山腹地的里耶古镇,
用一片片竹简惊艳世界,
填补文献中有关秦朝历史的大片空白。
3万多枚用秦时篆书隶体写成的简牍,
埋藏了2200多年,凿刻出帝国的古老沧桑,
映照出“六王毕,四海一”的宏图伟业。
简牍中,有一名叫“色”的县长
在秦始皇时代履行着自己的使命,
每天向上级一丝不苟地汇报工作。
小小县官为奴隶卖卖、地方赋税奔波,
当地特产的芦茅和野果经过驿道运送到各地,
在湘西这一处角落,可窥见整个秦帝国的缩影。
图片|湘西里耶古镇,下图为秦简出土地 · 图虫创意
先秦时,湘西一带属楚国的巫中地、黔中地。
秦军攻略楚地,在此设黔中郡,
汉时改置为武陵郡,
辖13县,其中9县属今湘西地区,
东汉移治临沅(今湖南常德市西)。
历史上,湘西人可不好惹。
汉代,湘西为“化外之地”,
当地少数民族与汉人杂居,
形成一支好战勇武的军事力量,
史书称之为“武陵蛮”。
武陵有五溪,
谓雄溪、樠溪、舞溪、酉溪、辰溪,
故武陵蛮又称五溪蛮,
是现代土家族、苗族和侗族的祖先。
武陵蛮信仰盘瓠[hù]。
传说远古高辛帝(帝喾)时,
戎吴将军作乱,高辛氏许诺,
谁能斩下吴将军首级,就将女儿嫁给他。
盘瓠不辱使命,咬下吴将军首级而归,
娶了高辛氏之女为妻,
去世后被苗、瑶、黎等族先民祭祠,
其信仰流传于湘西各地。
图片|湘西凤凰吊脚楼:一种历史悠久的干栏式建筑,多临水而立,依山而建 · 图虫创意
武陵蛮多次与东汉三国名将交手,
跟伏波将军马援、孙吴元老黄盖都打过仗。
历经魏晋南北朝与隋唐的民族大融合后,
湘西及周边地区涌现出其他少数民族先民,
如溪州蛮(今湖南沅陵、永顺、龙山一带)、
施州蛮(今恩施州)、思州蛮(今黔东北)等。
唐代末年,江西彭氏趁乱征服诸蛮,
成为统领当地58旗、380峒的“土皇帝”,
建都城于今永顺县。
唐宋时期,
朝廷对湘西一带的少数民族采取“羁縻政策”,
即以夷制夷,
承认其首领在本民族和本地区中的统治地位,
有别于一般州县,但政治上隶属于中央王朝。
图片|芙蓉镇溪洲铜柱雕像:五代十国时期,楚王马希范与溪州刺史彭士愁一次战后罢兵,立柱为界 · 图虫创意
元朝在此基础之上,建立土司制度,
并为明清两代沿用。
明清时期,湘西是土司最为集中的区域,
计有大小土司百十余家,
以彭氏为湘西众土司之长。
明时,湘西永保土司的少数民族子弟
多次应征出战,在剿灭倭寇的战事中表现出色,
被明廷表彰为“东南战功第一”。
自唐末五代江西彭氏入主湘西算起,
到清雍正年间“改土归流”,改土司制为流官制,
湘西“土司王朝”共延续800余年。
位于湘西州永顺县的老司城遗址,
是这段历史的见证,被喻为中国的“马丘比丘”。
图片|永顺老司城遗址,南宋至清雍正年间彭氏土司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 · 图虫创意
如今以绝美风光闻名于世的张家界,
也得名于土司统治时期。
张家界市原为大庸县,是古庸国所在地。
明弘治年间永定卫大庸所指挥使张万聪镇守有功,
朝廷就从这片土司占据的山林中
划出一块作为其封地(今张家界国家森林公园一带)。
张万聪那叫一个感动,举家上山,守山护林,
传了几代人后,这一带被老百姓叫成“张家界”,
再到后来,“张家界”成为一个城市的名字。
图片|张家界风光 · 摄图网
湘西,历经数千年历史的跌宕起伏,
也经受了抗日斗争的烽火。
抗战全面爆发后,
“地不分南北,人不分老幼,
皆有守土抗战之责”。
淞沪会战期间,在枫泾、嘉善保卫战中,
中国军队前仆后继,用血肉之躯阻击对手七天七夜,
近4000人为国捐躯,
其中大多来自湘西的128师。
嘉善血战后,
千里之外的凤凰古城几乎每家每户都挂上了白幡。
湘西各民族仁人志士为抗日救亡奔走呼号,
苗、土家、白等各族子弟
转战泸、浙、皖、赣、粤、桂、鄂、湘数省,
有的还被编入中国远征军,
入缅与盟军共同对日作战。
图片|凤凰古城夜景 · 摄图网
1945年4月,二战进入尾声,
湘西打响了抗日正面战场的最后一次会战,
中国军人以“反攻之士气”阻敌于雪峰山东麓。
这一刻,更忘不了清末杨度那句:
“若道中华国果亡,除非湖南人尽死。”
湘西人浴血奋战,
这片热血澎湃的土地,最早迎来胜利的喜讯。
1945年8月21日,在湘西县城芷江,
侵华日军的投降代表今井武夫
垂头丧气地来到城东的七里桥,
向在此设指挥所的中国陆军总司令何应钦投降。
此前,日军一度企图拿下这个隐藏在山岭中的小城,
但都以失败告终,
最后反而是为了投降才来到这里。
“八年烽火起卢沟,受降一日落芷江”,
这次会谈,史称“芷江受降”。
图片|1947年,芷江受降纪念坊 · 网络
楚巫文化传承
血与火浇灌的湘西文化延续至今,
保留着浓厚的神秘色彩。
晋人陶渊明《桃花源记》中,
武陵渔人误闯的桃花源,
一说在沅江岸边的桃源县,
那个让后世向往的世外桃源,
或许也是神秘湘西的魅影。
沈从文先生多次走访土家村落、苗家山寨,
写过不少湘西奇闻异事,
其中最著名的当属“赶尸”。
沈从文说:“(当时)经过经过辰州(今怀化市沅陵县)……
有人会赶尸。若眼福好,
必有机会看到一群死尸在公路上行走,
汽车近身时,还知道避让在路旁,完全同活人一样。”
图片|凤凰古城大型实景舞台表演 · 图虫创意
时至今日,赶尸早已退出历史舞台,
也成为一个未解之谜。
很多湘西老人言之凿凿地说,
年少时看见过赶尸。
社会学、科学、民俗学的专家
都曾试图寻找赶尸人的踪迹。
从历史的角度来看,
赶尸可能与 “湖广填四川”有关。
明清时期,四川因战乱人口锐减,
朝廷多次推动两湖百姓向巴蜀移民。
很多迁往他乡的移民逝世后要落叶归根,
于是推动了湖南丧葬市场的发展,
从陆地上运载的尸体被说成是赶尸之术,
逐渐从湘西流传开来。
图片|湘西沱江之畔的苗女 · 图虫创意
关于湘西女性的传说,
也成为当地神秘文化的一部分。
沈从文曾写道,当时的人们相信,
湘西女子在三种阶段的年龄中,
会产生蛊婆、女巫与落洞女。
贫穷年老的妇女易成为擅长蛊术的蛊婆;
三十岁左右的易成为女巫,
行巫的本地人也被称为“仙娘”,
她们的职务是“人鬼之间的媒介”;
而十几岁的未婚少女易成“落花洞女”,
她们因婚姻不遂,最终献身洞神,落洞而死。
实际上,这些故事大多与楚巫文化血脉相承,
也是一种人神错综的传说,
那些献予洞神的落洞女,
或许是古代受到封建礼教压迫的少女。
图片|湘西苗族银饰节 · 图虫创意
楚人好巫,湘西古属楚国,
信巫鬼,重祭祀,
湘西文化正是研究楚巫文化的活化石。
楚国亡后,楚巫文化在五溪濮蛮之地,
顽强地存活下来,
通过湘西各族的民俗活动流传至今,
甚至盗墓题材的影视小说
都喜欢把故事背景往湘西身上套。
每逢四月八,
湘西苗族跳花跳月,祭祀祖先。
到了六月六,苗人举办盛大的歌会,
他们将蚩尤奉为远祖,
这一节日在过去是为了纪念战死沙场的英雄。
苗族人在传统活动中表演的绝活绝技,
如傩堂戏、口吃瓷、上刀梯、
摸油锅、腹卧钢叉、银枪刺喉等,
无不令人瞠目结舌,
这是湘西自古以来勇敢尚武的表现。
图片|德夯苗寨的鼓舞表演 · 图虫创意
上世纪50年代,
民族学家潘光旦走遍湘、鄂、渝三地,
在湘西少数民族中识别出了土家族。
与湘西的其他少数民族一样,
土家族信仰鬼神与祖先,
崇拜由土家族先民中八个部落酋长组成的八部大神。
村寨里主持仪式的老人被称为“梯玛”,
汉语叫“土老师”,
他们除了主持宗教仪式,
有的兼作“土医”(草药医生)。
由他们传承的梯玛神歌,
使用最古老原始的土家语演唱,现已濒于绝迹。
图片|土家梯玛神歌,属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 · 图虫创意
湘西山峦起伏,
苗族、土家族的男女老少背着小背篓,
登上吊脚楼,轻抚岁月斑驳,
步入一个崭新时代。
湖南最神秘的地方,渐渐揭开了她的面纱。
永远的网红打卡地
1952年,湘西苗族自治区成立,
潘光旦先生识别土家族后,
改为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
湘西州首府驻吉首,
与怀化、张家界二市形成大湘西的“三轴四心”。
大湘西自然风貌独特,民俗风情浓郁,
到如今已打造出以张家界为中心的十余个特色旅游区。
图片|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地图(审图号:湘S(2018)251号) · 湖南省自然资源厅
高峻沟深的山川掩藏湘西的神秘,
也导致当地交通不便,发展缓慢。
2019年,湖南有22个县GDP低于一百亿,
其中湘西州古丈县为全省最低,
GDP只有31.18亿元,比长沙很多镇都少,
这一年,湘西州只有首府吉首市GDP突破百亿。
湘西经济的出路,还是靠旅游。
数据显示,在以旅游文化为王牌的张家界市,
2020年第三产业占经济总量的69.57%,
同年,与其相邻的湘西州
第三产业增加值占生产总值的比重为56.4%。
千变万化的湘西,因其神秘圈粉无数,
而现代旅游业给了所有人探秘湘西的机会。
图片|湘西矮寨大桥 · 摄图网
凤凰古城中,
一幅由老屋、古巷、吊脚楼、酒吧
交错而成的画卷,
构成热闹喧嚣而又淡泊悠闲的苍古遗风。
自然与人类赋予这座城独一无二的似水年华。
在另一座古城中,出生于湘西的沈从文,
把最优美的文字留给茶峒,
把最动人的忧伤与无奈写给边城的少女。
为致敬这部文学经典,茶峒已改名为边城镇。
图片|边城茶峒,沈从文小说的故事发生地 · 摄图网
当然,还有地处湖南西北部、
武陵山区腹地的张家界。
这是中国的第一个国家森林公园,
国人关于张家界的印象,几与改革开放同步。
自上世纪80年代以来,
逐步开发的张家界成为几代游客的回忆。
1992年,张家界国家森林公园、索溪峪、天子山三大景区
组成的武陵源风景名胜区,选入《世界自然遗产名录》。
前些年,好莱坞电影《阿凡达》在张家界取景,
这部全球票房第一的电影,
让湘西的壮阔河山成为各国驴友的打卡地。
图片|张家界百龙天梯 · 摄图网
但是,旅游业作为湘西地区的战略性支柱产业,
近两年损失巨大,仅张家界旅游收入,
就在2020年同比下降31.5%。
如今,面对突如其来的疫情,
张家界人拿出壮士断腕的决心,关闭景区,
对全国游客轻声道一句:
“云开‘疫’散,重逢有时。”
风雨过后,青山依旧在。
图片|张家界天门山 · 图虫创意
… 完 …
参考文献:
沈从文:《湘西》,岳麓书社,2013
龙颂江:《行走湘西》,湖南文艺出版社,2008
范亚昆:《地道风物:湘西》,中信出版社,2015
朱千华:《湘西沅江:串起众多“边城”的 千里长河》,《中国国家地理》2021年第01期
郑骁锋 :《雪峰山:湖南的“胡线”与界山》,《中国国家地理》2021年第01期
文字为锦绣人文地理原创,转载请联系作者。
最爱历史新书暑期大促,欢迎入手
▼
最爱历史新书,可享满减优惠
欢迎下单
更多走心内容,值得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