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4-11-14访问:20来源:历史铺
浙江十一市,盛唐十一州
今日浙江的十一市格局奠定于大唐盛世。天上一颗星,浙江一座城
在浙江十一座地级市中,绍兴、宁波的得名颇有政治意味,前者取自宋人南渡后“绍祚中兴”的愿景,后者取自明代“海定波宁”的海禁政策; 比起“秀州”,嘉兴人则更认同“嘉禾”二字——“嘉禾一穰,江淮为之康;嘉禾一歉,江淮为之俭”,光听名字就知道是产粮大户。以“禾”为名的嘉兴与以“湖”为名的湖州CP感极强,本省人戏称二者为“种田嘉”和“养鱼湖”,撑起了浙江“鱼米之乡”的门面。县城如繁星,县名如诗篇
在浙江,县级市是最精彩的存在。 一方面缈若繁星的县、区促成了“散装浙江”,各种“县大队、区小队”在经济上打游击战,战功彪炳,浙江人说起老家,非得是精确到某一县、某一区;另一方面,浙江的县城往往保留着一片区域的古称,甚至比所在地级市历史更悠久。 最典型的就是以“银河系小商品批发中心”著称的义乌,以及坐拥“亚洲好莱坞”横店的东阳—— 前者最早是秦代设立的“乌伤县”县治所在,后者则得名于三国时期统领浙西南地区的东阳郡。金华坐拥着漫天星辰,义乌继承了秦时明月,东阳保存下吴地风流,三城鼎立,让浙中熠熠生辉。
杭、嘉、湖、绍平原水乡,是为泽国之民
金、衢、严、处丘陵险阻,是为山谷之民
宁、台、温、舟连山大海,是为滨海之民
如果从地图上看,这种地理上的分布更为直观。例如江南最出名的古镇,在浙江不全是清一色的“小桥流水人家”模式,反而由于地形的差异分出了三大流派—— “水乡派”是典型的江南风味,往往分布在和江苏接近的杭嘉湖平原,如嘉兴的西塘、杭州的塘栖,“塘”字意味着小池子,再如湖州的南浔古镇、赫赫有名的嘉兴乌镇、宁波的鸣鹤古镇,境内皆是湖沼遍地、水网纵横。水是眼波横
水,容纳着浙江人的性情。 正如钱塘江流转千里,中游的富春江眉清目秀,有了“自富阳至桐庐一百许里,奇山异水,天下独绝”的喟叹;而下游的钱塘江波澜壮阔,面对“天下第一大潮”,南朝陈霸先期盼着“海洪宁静”,故有了嘉兴的海宁。山是眉峰聚
相比于多为地方命名的水系,浙江的名山,往往都出自名家之手。 每一座大山,都藏着一段往事。 湖州的莫干山,山名分别取自那对以身铸剑的夫妇——莫邪和干将的首字,如今则成为了全国最具热度的民宿胜地;台州的神仙居,曾有人考证为诗仙笔下“天姥山”的原型,比“天台四万八千丈”还高过一头,山间云蒸霞蔚,尽是仙家气象。 宁波的雪窦山是弥勒佛的根本道场,绍兴的会稽山为大禹的“计功之所”,温州的雁荡山蕴含“秋雁南归”的情结,衢州的柯城区得名于围棋圣地烂柯山,金华的东白山主峰“太白尖”曾是李白登临之地。海是门前路
浙江人,与海的关系是暧昧的。 在明清海禁时期,中央政权希望的是“镇海”“宁海”“定海”,把原本以四明山为根基的明州府,改做了寓意“海定波宁”的宁波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