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4-12-01访问:12来源:历史铺
传国玉玺,这枚承载着皇权和天命的玉玺,由秦始皇亲自授意李斯用稀世珍宝和氏璧打造而成。其上所刻的受命于天,既寿永昌八个大字,尽显其非同一般的地位。自秦朝以后,历代皇帝皆视其为权力的象征,并世代相传。然而,这枚传国玉玺在历史长河中消失之前,究竟落入了哪位皇帝之手?这是一个让人困惑的历史疑问,我们能否揭开它的真相呢?
在公元前221年,秦始皇命令李斯打造了传国玉玺,寓意着始皇帝的宝座将传至二世、三世,甚至更久远的未来。然而,秦朝的命运并未如预期般长久,传国玉玺在秦王子婴向刘邦投降时落入了刘邦之手。尽管刘邦曾将玉玺交给项羽,但他在楚汉战争结束后立即取回了玉玺,并将其作为“汉传国玺”传承给了子孙后代。
在汉朝历经十五位皇帝之后,王莽篡夺了汉朝的政权。当时,传国玉玺由王莽的姑姑、汉元帝刘奭的皇后王政君保管。王莽派遣堂弟王舜前去索要传国玉玺,但王政君愤怒地斥责了王莽兄弟的篡国行为,并将传国玉玺狠狠地摔在地上。这一摔,竟然摔碎了传国玉玺的一个边角。王莽得到传国玉玺后,用黄金修补了那个破碎的边角。
王莽的改革引发了赤眉绿林起义,导致新朝在23年灭亡。传国玉玺落入绿林军领袖、更始帝刘玄之手。然而,随着刘玄与麾下强大的刘秀决裂,赤眉军趁机攻击绿林军,杀死刘玄,而传国玉玺落入刘盆子之手。
25年,刘秀在河北稳定局势后,率军进入关中,在崤山击败了赤眉军,成功捉拿了刘盆子,并夺得了传国玉玺。同年,刘秀在洛阳正式登基,恢复了汉朝的统治,史称“东汉”。自此,传国玉玺作为“汉传国玺”被东汉历代皇帝传承,直至190年。在这一年,董卓火烧洛阳,挟持汉献帝迁都长安。随后,诸侯联军的孙坚部队攻入洛阳,在城南的一口枯井内发现了传国玉玺。
在《三国演义》中,袁绍为了夺得传国玉玺,命令刘表伏击孙坚,导致孙坚战死。孙策无奈之下带着传国玉玺投奔袁术。后来,孙策为了脱离袁术的控制,用传国玉玺换取了袁术的三千兵马,从而在江东立足。然而,历史上,孙坚原本就是袁术的部将。袁术得知孙坚得到了传国玉玺后,便立刻扣押了孙坚的妻子吴氏,逼迫孙坚交出了传国玉玺。
在得到传国玉玺后,袁术迫不及待地试图登基称帝,甚至建立了自己的年号“仲氏”。然而,这一行为激怒了天下的诸侯,引发了广泛的反对。曹操趁机以汉献帝的名义发起了征讨袁术的行动。199年,袁术在刘备和朱灵联军的攻击下,死于江亭。传国玉玺也被联军交给了曹操,从此由曹操父子“保管”,实际上是代替汉献帝保管。到了220年,曹丕终于代汉称帝,并正式拥有了传国玉玺,标志着三国时代的开始。
为了彰显皇位的合法性,曹丕命人在传国玉玺的肩部刻上了“大魏受汉传国玉玺”的字样。曹魏历经曹丕、曹叡、曹芳、曹髦和曹奂之后,司马炎于265年代魏称帝,建立西晋,传国玉玺又落到了司马家手中。没过多久西晋爆发了八王之乱,中原人口大减,北方的五胡趁机南下。
316年五胡之一的匈奴先后攻破长安和洛阳,俘虏晋朝两个皇帝,西晋灭亡;传国玉玺落入了前赵皇帝刘聪手中。不久前赵内乱,大将石勒趁机谋反,于319年消灭前赵得到了传国玉玺。大喜过望的石勒在传国玉玺右侧刻上了“天命石氏”四个大字,结果石氏一族为了争夺皇位很快也爆发了内乱,使后赵走向灭亡。
后赵灭亡冉魏兴起,传国玉玺也落到了冉魏皇帝冉闵手中,这是西晋灭亡后汉族政权首次拿回传国玉玺。当时北方各民族政权并立,冉闵决定联合东晋围剿非汉族政权,结果东晋皇帝司马聃不满冉闵和他平起平坐,暗中联络鲜卑人建立的燕国,让他们进攻冉闵。
352年冉闵被燕国击杀,冉闵之子冉智向东晋求救,东晋同意出兵,但前提是冉智交出传国玉玺。面对不断逼近的燕军,冉智只得将传国玉玺交给东晋使者,然后东晋派三百精锐连夜将传国玉玺从使者手中接回了国都建康,传国玉玺复归司马家。但是东晋没有出兵援助冉智,导致冉智身死冉魏灭亡。
420年7月10日,东晋权臣刘裕代晋称帝,国号为“宋”,开启了中国历史上的南北朝时代。传国玉玺也被刘裕所得,之后在南朝宋、齐、梁、陈四个政权的历代皇帝中传承。
589年隋文帝杨坚命晋王杨广率领50万大军南下灭陈,隋军一路势不可当,很快兵临建康,陈后主陈叔宝带着两个妃子藏于皇宫内的一口枯井之中。隋军杀进来后发现了陈后主,并从他的身上搜到了传国玉玺,就这样传国玉玺归了隋朝。
隋文帝驾崩后杨广继位,又是开凿大运河又是三征高句丽,国力大幅受损,各地纷纷起义,杨广则带着传国玉玺巡行江都。618年4月11日,大将宇文化及谋反,在江都行宫杀死杨广,传国玉玺则被杨广的皇后萧氏藏了起来,并未被宇文化及所得,之后萧氏流落窦建德部和东突厥,传国玉玺也随之流浪。
626年唐太宗李世民继位,当时唐朝没有传国玉玺,李世民便命人凿刻了“定命宝”、“受命宝”充当传国玉玺,用来自我安慰。630年趁东突厥内乱,李世民派李靖率兵出击,这一战唐朝不仅消灭了东突厥,还找到了流落东突厥的萧氏,萧氏知道隋朝复兴无望,便将传国玉玺献给了李世民,李世民龙颜大悦。
之后传国玉玺在李唐王朝的皇帝中传承。唐朝末年天下大乱,各地藩镇靠着镇压农民起义而崛起,其中宣武节度使朱温实力最强大,他在907年逼迫唐朝末代皇帝李柷禅位,由此得到传国玉玺登基称帝,建立后梁。但是山西地区的晋王李克用不承认后梁,继续沿用大唐的国号和年号。
李克用死后,继位的李存勖开始对后梁进行长期攻伐;923年李存勖亲自率军奇袭后梁国都汴梁,后梁灭亡,李存勖得到了传国玉玺,并登基称帝建立后唐。后唐传到李从珂时,藩镇石敬瑭实力强大,李从珂欲收回石敬瑭的权力,不想石敬瑭直接谋反,以燕云十六州换取了契丹的支持,率部联合契丹攻打后唐。
契丹骑兵如狂风般席卷而来,一路烧杀抢掠,迅速逼近后唐的首都洛阳。李从珂眼见大势已去,心灰意冷之下,在皇宫中点燃了熊熊大火。他怀抱着传国玉玺,毫不犹豫地跃入火海,与玉玺共赴生死。
石敬瑭与契丹大军攻入洛阳后,急切地寻找传国玉玺,却始终未能找到。尽管后来周太祖郭威、宋太祖赵匡胤等人也曾踏入后唐宫殿的废墟,期望寻得这失落的宝物,却始终一无所获。自此,那枚从秦始皇传承下来的传国玉玺,就这样消失在了历史的长河中,成为了一个永久的谜团。
尽管历史上有多个王朝声称找到了传国玉玺,但这些都被证明是虚假的。时至今日,传国玉玺的下落依然成谜。但有一点是肯定的,由和氏璧打造的传国玉玺不是可以被大火烧毁的。现在,这枚玉玺正隐藏在某个神秘的地方,等待着世人发现它的那一天。
上一篇:中国一共有多少个玉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