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历史阁,看更多野史奇闻。

张家山漢簡釋文與注釋商補

时间:2025-05-16访问:7来源:历史铺

為血叚(瘕)。肘(疛)  《脈書》7

   “血叚(瘕)。肘(疛)”,原釋文作“血叚(瘕)殹。肘(疛)”。按:考察文例,前有:5號簡“為火疢”、6號簡“為上氣欬(咳)”、7號簡“為牡叚(瘕)”,後有:7號簡“氣叚(瘕)殹”、8號簡“為唐(溏)叚(瘕)”等等。有“殹”無“殹”其實並無一定之規律。從圖版來看,原釋文衍一“殹”字。

 

為塞<寒>中。在腸……為塞<寒>中   《脈書》9

   身塞<寒>熱  《脈書》15

   9號簡的第二個“塞<寒>”,原釋文作“塞”。15號簡的“塞<寒>”,原釋文作“寒”。按:依圖版,兩字都是“塞”字。據文意两字應是“寒”字之讹。所以这两處的釋文應改作“塞<寒>”。

 

“西(洒)西(洒)”病   《脈書》 23

   “西”,原釋文作“洒”。按:依圖版此為“西”字。“西”是“洒”之聲旁,故“西”可讀作“洒”。

 

< >  《脈書》25

    “ ”,原釋文作“ ”,讀作“顔”。按:從圖版來看,此字左旁的形体与同簡“産”字有别,應該隷定作“ ”,讀作“顔”。24號簡原釋文的“ ”,亦當改作“ ”。“ ” 應是“ ”的訛字。《馬王堆簡帛文字編》“顔”字條所收六例之前五例也都是“ ”字,為“ ”字之讹,讀作“顔”。

 

目䀮如無見  《脈書》40

“䀮”,原釋文作“ ”。注釋曰:“目 如無見,《甲本》作‘目瞙如毋見’,《乙本》作‘目芒然無見’。目 ,玉篇:‘目不明。’”[1]

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