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历史阁,看更多野史奇闻。

說饎

时间:2025-05-16访问:10来源:历史铺

上博簡《容成氏》第21號簡在說到大禹踐位之後,躬行節儉的時候有下面一段文字:

 

(禹)肰(然)句(後) (始)行 (以) (儉):衣不 (鲜) (美), (食)不童(重)味,朝不車逆,種(舂)不 (毇)米,A不折骨,裚(製)

 

其中A字的原篆寫作:

《容成氏》簡的整理者李零先生將此字隷定作“ ”,並解釋道:

 

从采聲,疑讀為“宰”,(“采”是清母之部字,“宰”是精母之部字,讀音

相近)指殺牲。“折骨”是節解的牲肉。[1]

 

李零先生將“ ”字讀作“宰”,有音韻學上的依據。如果僅僅從簡文本身來講,這個說法還是有相當的道理的。但是,如果結合金文来考慮,我們認為李零先生的說法還是有商榷的餘地。

春秋時期的 (徐)王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