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韦庄《秦妇吟》的诗史意义
时间:2025-05-16访问:12来源:历史铺
论文关键词:韦庄 《秦妇吟》 诗史
论文摘要:唐末诗人韦庄的《秦妇吟》是一首真实、深刻、全面反映唐王朝崩溃的诗史。诗人将史笔与诗情操合在一起,记述了黄巢起义军占领长安及以后的几个重要画面,反映了百姓在战乱中承受的苦难,展现了战火中整个社会生活的广阔图景,具有史的认识价值。
9世纪七八十年代中国社会最大的政治事件是农民起义,对这一历史事件许多诗人都进行过记录,其中最杰出的是韦庄的《秦妇吟》。它简直可以说是对唐末黄巢起义军攻占长安这一重大历史事件的现场摄制资料,在历史上、文学上都有不容抹杀的意义。
《秦妇吟》集中反映了起义军占领长安以及此后三年的唐末现实,描绘了唐王朝土崩瓦解的历史场面,展现了这一重大时代事件中民众的苦难和社会的惨象,暴露了统治阶级分崩离析、矛盾重重、虚弱无能的本质,流露出诗人对处于灾难年代中广大民众的同情。无论对农民军、唐王朝还是对长安城残败景象,诗人都以写实的笔法,予以真实、客观、形象的描绘。先来看对起义军的描写:
忽看门外起红尘,已见街中擂金鼓。
居人走出半仓皇,朝士归来尚疑误。
是时西面官军入,拟向憧关为警急。
皆言博野自相持,尽道贼军来未及。
须臾主父乘奔至,下马入门痴似醉。
适逢紫盖去蒙尘,已见白旗来匝地。
扶赢携幼竞相呼,上屋缘墙不知次。
南邻走入北邻藏,东邻走向西邻避。
北邻诸妇咸相凑,户外崩腾如走兽。
轰轰昆昆乾坤动,万马雷声从地涌。……
这段对于起义军攻进长安时的场景描写,使人仿佛面临一片兵马惶邃烟火沸腾的战乱场景。诗人如实地记录了起义军的气概之壮、声势之大以及所向披靡,使得统治阶级陷人了一片仓皇、混乱之中。同时诗人也记录了起义军大肆烧杀掳掠的历史事实:
家家流血如泉沸,处处冤声声动地。
舞妓歌姬尽暗捐,婴儿稚女皆生弃。
东邻有女眉新画,倾国倾城不知价。
长戈拥得上戎车,回首香闺泪盈把。
旋抽金线学缝旗,才上雕鞍教走马。
有时马上见良人,不敢回眸空泪下。
西邻有女真仙子,一寸横波剪秋水。
妆成只对镜中看,年幼不知门外事。
一夫跳跃上金阶,斜袒半肩欲相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