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5-05-16访问:19来源:历史铺
摘要:文化创意产业发展浪潮在全球范围方兴未艾,它正成长为一个国家或城市的支柱产业和综合竞争力因素之一,是世界创新型发展大趋势之一。研究如何通过发展文化创意产业来提升中国综合竞争力具有重大意义。
关键词:文化创意;政府;创新战略
一、文化创意产业在世界各国发展的格局
什么是文化创意产业?根据英国创意产业工作小组在1998年和2001年两次发布的《英国文化创意产业路径文件》,“那些源自个人的创造性、技能及智慧,通过对知识产权的开发和运用可创造潜在财富和就业机会的活动”统属创意产业。包括出版、音乐、表演艺术、电影、电视和广播、软件、互动休闲游戏软件、广告、建筑、设计、艺术品和古董交易市场、手工艺品以及时装设计在内的多种行业。创意产业并不是一个新创的产业,而是在传统产业中注入了知识产权、技术创新、文化理念的元素,以创意为卖点的产业。
在当今世界,创意产业已经从一种理念转化成为巨大的市场经济价值,在全世界每天创造出220亿美元的价值,并以5%的速度递增,而美国则达到14%,英国达到12%。纵观全球,发达国家的众多创意产品、创意服务、创意营销和创意产业模式,吸引着全世界的眼球,构成了一股巨大的创意经济的发展浪潮,各国的创意产业以其各自独特的产业价值取向、领域和方式迅速发展,成为一个国家或一个城市未来发展和竞争市场的制胜法宝,展现出创意产业全球蓬勃发展的热烈景象。从国际上创意产业的发展来看,英国、美国、澳大利亚、韩国、丹麦、荷兰、新加坡等国都是创意产业的典范国家,他们都有自己的发展特色。
2001年,据英国文化媒体体育部《创意产业专题报告》,其创意产业产值约为1125亿英磅,已超过任何制造业对GDP的贡献,其创意产业占总增加值(GVA)的812%。2002年,创意产业成为英国第二大产业(仅次于金融服务业);2003年,英国首相战略小组指出,以就业和产出指标衡量,伦敦创意产业对经济发展的重要性已超过了金融业。在美国,创意经济是知识经济的核心内容。阿特金森和科特指出,美国新经济的本质就是以知识及创意为本的经济,新经济就是知识经济,而创意经济则是知识经济的核心和动力。据统计,到2001年,美国仅核心版权产业就为国民经济贡献了5351亿美元左右,约占国内总产值的5.24%。亚洲国家已开始积极推动“创意产业”。日本在2000年的电影与音乐创收分别列世界第二位,电子游戏软件居世界第一;韩国政府在1997年对这一新兴产业进行扶助性介入,尤其注重向电子游戏、音乐及电子网络等新产业倾斜支援,2003年其影视、音乐手机及电子游戏都有二位数的增长,出口额首次超越钢铁。新加坡已将创意产业列为千禧年的战略产业,并在1998年制定“创意新加坡”的国民艺术教育计划。时至今日,新加坡创意产业占GDP的21.8—31.2%,提供岗位712万个。
香港是我国创意产业发展最为成熟的地区。“香港创意产业基线研究”结果表明,2001年创意产业为香港经济带来超过460亿港元的收益,占本地生产总值的318%。2002年有17万人在逾3万间机构中工作。1996至2002年期间,虽然整体经济衰退,但是创意产业机构数目和就业人数都有实质上升,年均增长率仍达到611%,成为香港经济一个重要的生长点。内地的北京、上海、深圳等地,创意产业的发展也较快,形成了一些区域性的创意产业链。比如北京的大山子艺术区,上海的泰康路艺术街、多伦多文化名人街、福州路文化街、绍兴路文化出版街,深圳的大芬油画村等,已受到世人关注。但总体来说,我国创意产业尚处于相当稚嫩的萌芽期。
二、英国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
英国创意产业的发展对其经济产生了重大的影响。1997年英国文化创意产业产值仅为600亿英镑,到2002年英国的文化创意产业创造了1125亿英镑的收入。1997~1998年,英国文化创意产业产量增长16%,此时整个经济增长在以6%下。从1997年以来,英国文化创意产业年均增长9%,大大超过传统工业的增长率2.8%,是其他产业的3倍,对经济的贡献率达到4%。2000年文化创意产业增加值已超过500亿英镑,占国内生产总值的7.9%。2002年文化创意产业增加值达809亿英镑,占其经济总量的9%,显示了英国经济从制造型向创意服务型的转变。就产值而言,文化创意产业成为英国仅次于金融业的第二大产业。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讲究的是脑力、人力的投入,需要用大量的人来完成工作。今天英国的文化创意产业是该国雇用就业人口的第一大产业(2001年文化创意产业聘用的从业人员195万),就业人数超过了该国第一大产业金融业,从业人员约占总就业人口的。英国文化创意产品出口对贸易平衡的贡献4.3%。大约在1亿英镑,每年带来约80亿英镑的出口额,在1997~2001年间,每年约有的15%高成长。同一时期,英国所有产业的出口成长,平均只有4%。
英国政府从1991年开始重视创意产业的发展,1994年布莱尔任工党主席后提出了“新工党,新英国”的口号,拉开了“新英国运动”的序幕。1997年5月布莱尔出任英国首相,第一件事就是成立了创意产业工作小组,推动英国文化创意产业,提倡和鼓励原创力在经济中的贡献。1998年英国成立文化创意产业出口推广咨询小组,检视政策对文化创意产业出口的效益,提出支援改善建议。英国贸易及产业局从20世纪90年代开始对文化创意产业提供服务。采用部门途径已经让英国发展出一套系统化的方式来发展其创意事业,并且使之展开形成一个具有雄心的、整合的方式在政府中建立一个“创意关系”,这个创意关系介于国家与地方政府之间,补助艺术社群及文化组织以及商业文化工业之间,教育与文化之间,贸易、教育以及文化政策之间,并使得网络发展的过程变得复杂而广泛。
英国政府为促进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在政策上为它提供了更大的发展空间。其政策要点是:第一,强调文化艺术产品面向大众,鼓励广大民众尤其是青少年积极参加各种文化活动,并为广大民众提供尽可能多的参与机会。这能够为文化艺术产品培养潜在的文化消费市场。第二,支持文化艺术门类的产业发展,特别是对那些优秀的、具有创造性的文化艺术门类提供帮助。经费主要拨向与公众文化生活密切相关的重点文化单位和艺术品种。并且,提高对文化艺术经济价值的认识,积极鼓励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第三,强调必须保证文化艺术成为教育服务体系的组成部分。政府认为,艺术教育是启发人的思维教育,是提高个人综合素质和创造力的教育。创造力和创新精神是新一代高科技产业、高职业技能的基础。思维是发明的组成部分,而发明却能创造新的产业。创意产业的推动政策主要包括:创意出口推广、教育及技能培训、协助企业融资、税务和规章监管、保护智慧财产和地方推动自主权等6项。
三、我国文化创意产业发展中政府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