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历史阁,看更多野史奇闻。

“江南”成为一种思想——《江南文学地方丛编》总序

时间:2025-05-29访问:7来源:历史铺

  先讲几个小故事:

 

  南宋时杭州城的庆春门内,有一个叫做听潮寺的寺庙,后来改名为归德院。为什么改名呢?因为那里靠近钱塘江,有一次宋高宗[注: 宋高宗,名赵构(公元1107-1187年),字德基。徽宗第九子,钦宗弟。赵构政治上昏庸无能,然精于书法,善真、行、草书,]在寺庙里过夜,晚上听到潮声,就以为是金兵杀过来了。他觉得这个名字太有杀气,就改名为“归德院”,隐喻着金人和平归顺大宋。

 

寺里面有一块宋高宗的题诗石刻,题的是苏东坡的《书李世南所画秋景》:

 

    野水参差落涨痕,疏林欹倒出霜根。

    扁舟一棹归何处,家在江南黄叶村。

 

  原来高宗住在这里时也读到了这首诗,他喜欢,就题了来赐给大臣刘汉臣,人们刻石于此。后来毁于大火。

 

  宋高宗喜欢此诗,而恐惧潮声,这表明,“江南黄叶村”的和平安宁与山明水秀,给了惊魂未定的皇帝一种温暖的感受。

 

  其实,那梦中惊扰了宋高宗的金主完颜亮[注: 完颜亮,金朝第四位皇帝海陵王,字元功,女真名迪古乃,汉名亮。生于1122年死于1161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