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历史阁,看更多野史奇闻。

兔年聊兔:看那些活跃在创意世界里的兔子们(3)

时间:2025-06-15访问:7来源:历史铺

吉兔坊“接棒”兔儿爷传承

“我要做平民化玩具”

本报记者 陈星星

农历虎年的最后一周,北京百荣世贸商城,因临近过年而变得有些冷清。但其中一家小小的店面仍然忙碌:几十尊兔儿爷摆在货架上,店员正忙着包装发货……

这是北京城里最火的兔儿爷销售基地:吉兔坊。

“没想到这么火”

年底卖了10万个

“没想到这么火”,29岁的胡鹏飞是吉兔坊的负责人,谈起兔儿爷的畅销,他直呼意外:仅今年年底,吉兔坊就销售了10万个兔儿爷泥塑,比去年同期增长了两倍多。而在2006年左右,每年的销售额只有几百个。

在很多人看来,兔儿爷的红火不过是近一两年的事。但早在明代,人们就有请兔儿爷的中秋习俗。相传北京流行瘟疫,月宫中的玉兔借了神像的盔甲,打扮成人的模样来到人间,挨家挨户行医。兔儿爷就是一种兔首人身的泥塑,取意感谢玉兔为人间祛病除灾。

去年中秋节前,兔儿爷被北京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选定为“北京中秋形象大使”,由奥运形象福娃设计者之一吴冠英设计。兔儿爷“隆重”回归公众视野。

“手艺人也是企业家”

不能仅靠政府保护

实际上,吉兔坊一路走来,并不容易。2000年,胡鹏飞从陕西老家“闯”到了北京,还是做老本行泥塑。最困难时,他连每月300元的房租都交不起。

2004年,胡鹏飞尝试做兔儿爷。他花了一个星期,做了10件非常精致的兔儿爷泥塑,定价每件200元。没想到,半年多后他去店里看,基本没卖出去,兔儿爷们身上披了一层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