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历史阁,看更多野史奇闻。

陈彦:对经典须怀温情和敬意

时间:2025-06-15访问:8来源:历史铺

内容提要

 

  国学经典,近百年来,冷热起伏,几起几落。拥戴者,奉若瑰宝,誉为济世灵丹;弃之者,视若鸦片,恨其铲除不尽,恐再“吃人”。

 

  其实,任何企图用简单话语归纳历史的做法,都是粗暴的和捉襟见肘的。

 

  钱穆先生说,对本国历史要持一种“温情和敬意”。

 

  中华民族在上个世纪初那种积贫积弱、饱受屈辱的年代,当时的精英人士,对家国恨铁不成钢,骂几句祖传典籍,说点“砸烂”、“打倒”之类的话,也确实是出于一种责任情怀和担当意识。不过有些掷地有声的话语,在今天看来也未必都是理性的,家道衰落了,不定全是那些祖传典籍惹的祸嘛。历史,是一个复杂得不能用任何单一方式注解的复合体,任何企图用简单话语归纳历史的做法都是粗暴的和捉襟见肘的。同样,在今天这个已跃居世界第二大经济体的中华家邦兴盛期,我们对自己的文化认知,也未必都是理性的,什么典藏翻出来都能“包治百病”、“包打天下”,恐怕又是另一种“夜郎自大”式的“笑傲江湖”。因此,对于我们的传统文化,尤其是那些堪称经典的宝藏,更需要悉心阅读,理性梳理,全息认知,从而使我们能够更加美好、持续地活在一个既不自失,也不盲从的精神家园中。

 

  在当下,要想全面认知民族传统文化经典,必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