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5-06-15访问:1来源:历史铺
有着百年历史的西安易俗社剧场从今年4月1号重新装修后开业,整个仿古风格的剧场定位为“秦腔高端消费”。开业之初,票价贵得令人咂舌。
易俗社剧场总经理 张武[注: 张武 (1938~)笔名金川。甘肃渭源人。中共党员。1957年毕业于甘肃省临洮农校动物饲养专业。中国作家协会会员。-zhangwu]宏:我们只有一档票价,380块钱,还有包间,就是大家非常关[注: 工关,明清税关,掌征收竹、木、船钞。因隶属工部管辖,故名”工关“。]注的8000块钱。
高调开张的易俗社在众人的议论下经营了一个多月。为了打响品牌,剧场还将整个四月定为了开业演出季,陕西秦[注: 十六国之一。陇西鲜卑族(一说属赀虏)酋长乞伏国仁所建。都苑川(今甘肃榆中东北)。盛时有今甘肃西南部和青海宣烈王乞伏国仁一部。]腔界的十多位“梅花奖”得主悉数登场。刚开始易俗社也辉煌过几天,也曾有过单日门票销售超过六万元的好成绩。可这些名角走了之后,易俗社的售票情况每况愈下,现在干脆成了赔本买卖。
易俗社剧场总经理 张武宏:从4月份到现在,毫不隐瞒地说,赔100多万。我们最差的效益,一天收入1500块钱。
记者:有多少人?
易俗社剧场总经理 张武宏:也就是五六个人。
被称为群众艺术的秦腔卖出天价,台下的戏迷不买账,台上的演员们其实也很尴尬。不得已,从5月1号开始,剧院把普通票的价格调整为180、280、380三个档次,而那个一般人遥不可及的8000元豪包价也被打了6折,改售4800元。可即便如此,剧场上座情况仍然每况愈下。究其根源,有票友认为除了名角稀缺,新剧匮乏外,缺乏能让人掏腰包的新卖点
易俗社剧场总经理 张武宏:我们应该请马老师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