揭秘:吴三桂在穷途末路时为何还要登基称帝(2)
时间:2025-06-25访问:0来源:历史铺
莽依图等接到命令,不敢怠慢,自广州率清军翻越大庾岭,疾趋韶州,两广总督金光祖也遣标下兵二千增援。莽依图抵韶州后,观察地形,以城北为冲要,筑土墙,每夜从城上悄悄缒卒出城,浚壕通水,并遣一军据守白土[注: 白土乡-白土乡地处栾川县西北部,西接卢氏、北依洛宁、东南分别与三川镇、冷水镇相邻,全乡总面积123平方公里,辖12个行政村、123个居民组、14000多口人。]村,以护卫广州饷道。从七月至九月,吴军日夜攻城,均未得逞。胡国柱等担心清援兵四集,于九月二十四日夜率部万余渡江,至江西岸,断清军水运,列营莲花山,居高临下,向城内发炮轰击,城墙尽坏,清军退保土城固守。正在危机时,江宁将军额楚率援兵赶到,与莲花山叛军对垒。额楚率援军向吴军发起进攻,莽依图趁机从城内杀出,内外夹击,横冲吴军营寨,连破四营。九月二十八日,马宝等弃帽峰山,大败而逃。江西岸吴军也被迫[注: 被迫 拼音: 解释: 1. 受外界迫使。如:敌人被迫放下武器。-beipo]弃营潜逃。清军乘胜[注: 指胜利之后不停歇地继续干。-chengsheng]追击,至乐昌的风门澳,三路攻击,把吴军杀得大败,恢复仁化县,而马宝等逃奔衡州去了。韶州一战,驱除了三桂的势力,广东全省的形势得到了进一步稳定。以上参见《清圣祖[注: 爱新觉罗·玄烨(1654.5.4-1722.12.20),清圣祖仁皇帝,清朝第四位皇帝、清定都北京后第二位皇帝。年号康熙:康,安宁;熙,兴盛--取万民康宁、天下熙盛的意思。]实录》,卷69,22页、27页;《圣武记》,卷2,77页,《庭闻录》,卷5。于是,额楚等奉命据守韶州,莽依图以部属八千人马,同新任命的广西巡抚傅弘烈[注: 江西进贤人,清朝将领。明末,流寓广西-fuhonglie]平定广西,令尚之信出藩兵三千助战。
由于尚之信迟迟没有发兵[注: 发兵 拼音: 解释: 派出军队(作战)。-fabing],也没有为莽依图部准备船只送到梧州,致使原定之信、莽依图与傅弘烈会师的计划未能实现。弘烈便独率所部万余人马展开军事行动[注: 概述 军事行动,指有组织地使用武装力量的活动。在战争时期和和平时期有着不同的意义。往往配合军事计划,以代号指称不同的任务以便执行。],先后克取了广西重镇梧州、浔州(桂平)等地,所向奏凯。
三桂不能得志于广东,便“悉其骁锐,俱向广西”《清圣祖实录》,卷71,15页。。他于康熙十六年十一月[注: 罗马皇帝奥古斯都和凯撒都有了自己名字命名的月份,罗马市民和元老院要求当时的罗马皇帝梯比里乌斯用其名命名11月。但梯比里乌斯没有同意,]六日来到衡州,亲派马宝取道宜章,进入广西富川(今仍名),派其孙吴世琮等至桂林,诱杀孙延龄(时马雄病死),占领了桂林。三桂的意图,在于巩固湖南后方,此为保守湖南的战略的一部分。
清军统率部认为,“平定广西,扫荡云贵,关系紧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