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5-07-09访问:3来源:历史铺
陆龟蒙,字鲁望,号天随子、江湖散人、甫里先生,是唐朝时期著名的文学家和农学家。他的诗歌风格独特,深受后人喜爱。那么,陆龟蒙的诗歌风格特点究竟是什么呢?从陆龟蒙现存六百余首诗作来看,奇峭与平淡是其两种主要风格。
风格之一:奇峭
陆龟蒙诗的“奇峭”,主要表现为铺张扬厉的手法,纵横捭阖的气势,峭拔险怪的境界,以及僻字险韵的运用。
铺张扬厉是大赋的常用手法,将其移入诗歌,则是唐人的创新。中唐大家韩愈是这方面的代表诗人,而陆龟蒙显然也在诗歌中有意为之。比如《奉酬袭美先辈吴中苦雨一百韵》对霖雨的描述,诗人借助想象、夸张、比喻手法,使用多个神话与典故,从形态、声音、气势等方面反复刻画,极力渲染,造成一种磅礴的气势,骇人耳目。除此之外,诗中对病痛、幽愤的叙述也是尽情泼墨,具有淋漓尽致的特点。
陆龟蒙那些长篇古体,往往具有纵横捭阖、跌宕起伏的气势,读来撼人心魄。堪称其中代表的莫过于《散人歌》,诗歌开首云:“江湖散人天骨奇,短发搔来蓬半垂。手提孤篁曳寒茧,口诵太古沧浪词。”一个任诞不羁的诗人自画像骤然出现,给读者带来一种突兀、怪异的心理感受。接着对比上古社会与现实,谴责现实中虚伪、欺诈、奴颜婢膝的世风,其中蕴涵着一股郁愤,逮至中间一段文字,诗人的郁勃之气一泄而出:“所以头欲散,不散弁峨巍。所以腰欲散,不散佩陆离。”
陆龟蒙有些诗篇以峭拔险怪的意境为显著特征,这也是“奇峭”风格之表现。最有代表性的为《和古杉三十韵》,诗中描绘的对象是一棵古杉,原倡者皮日休说它“形状怪丑,图之不尽”,陆诗即以“形状怪丑”为中心展开刻画。此外,陆龟蒙诗的“奇峭”风格还表现在运用僻字险韵上。陆诗亦好押险韵,九佳韵窄而险,其《和馆娃宫怀古韵》押此韵,再有《南阳广文欲于荆襄卜居,袭美有赠,代酬次韵》押三江韵,等等,足见陆龟蒙的好“奇”。僻字往往造成感官上的陌生感,险韵则使读者读来聱牙佶屈,听来僻涩不畅,总体上给人以奇怪之感。
风格之二:平淡
陆龟蒙自言:“少攻歌诗,欲与造物者争柄,遇事辄变化不一,其体裁始则陵轹波涛、穿穴险固、囚锁怪异、破碎阵敌,卒造平淡而后已。”这段文字主要包括两方面的含义:一是就艺术风格而言,陆诗既有险怪之作,也有平淡之作;二是就艺术创造的过程而言,要达到最高境界就得经过艰苦的锻炼。显然,“平淡”正是陆龟蒙追求的最高诗艺境界。具体而言,陆龟蒙的平淡诗风是由平淡的内容、冲淡的情感及平易的语言共同演绎的。
陶渊明的诗歌之所以呈现出平淡风格,题材的日常化、生活化是一个重要因素。陆龟蒙的诗歌亦是如此,他很少有反映重大社会事件、描写壮大景物的作品。盛唐诗中常见的万里、乾坤、天下、万古、四海这类词语在陆诗中极为少见,到是像茶具、渔具、竹夹膝、帘等这些琐屑事物得到更多关注。所写之事,也不过是闲居、游览或朋友间的日常往来。比如作于诗人退隐松江时期的《自遣诗三十首》,即为一组描写闲居生活,抒发生活感受的作品,虽琐碎、浅易,其中却不乏耐人回味的人生感悟和生活哲理。
陆龟蒙身处乱世,却在隐居生活中逐渐形成了一种超越现实的淡泊心态,淡化了现实带来的痛苦,这让他的诗作表现出感情冲淡的特点。比如《新秋杂题六首》,这是一组抒写隐逸情怀的诗歌,分别以日常生活里六个最基本的动作行为作题,笔墨疏淡,语言平易,犹如六幅速写画,把诗人安适、随意、萧散的生活状态表现出来了,诗中流露的感情虽然极淡,但却耐人回味。
陆诗的平淡风格还表现为语言的平易自然。以《归路》为例,诗云:“渐入新丰路,衰红映小桥。浑如七年病,初得一丸销。”踏上了回归故乡的道路,落花与小桥组成的画面映入眼帘。那种感觉真像七年不治的疾病,因一丸仙药而消失。短短二十字,将诗人回归故乡的喜悦心情淋漓尽致地表现出来了。诗中没有典故,也没有华丽辞藻,“浑如”“初得”都是口语。整体上看,就像是不假思索、脱口而出的家常话语。但仔细读来,又会让人大悟:这是经过诗人精心锤炼的语言。“浑如”与“初得”相对,“七年”与“一丸”相对,十分工整,并将情绪变化准确传达出来了。再如“抱杖柴门立,江村日易斜”(《村中晚望》),“草木黄落时,比邻见相喜(《樵家》),“日暮不归来,柴扉有人望”(《樵子》),“尽向庭前种,萋萋特地愁”(《庭前》)等等,皆为平易自然之语。
正如陆龟蒙所言,平淡是其追求的最高诗艺境界。他的—部分作品也确实达到了这种平淡美的审美标准。可以说,无论从理论上,还是在实践方面,他都为“平淡美”在宋代的确立奠定了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