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5-07-09访问:2来源:历史铺
陆龟蒙,字鲁望,号天随子、江湖散人、甫里先生,是唐代著名的文学家、农学家、道家学者。他出生于苏州府吴县(今江苏苏州),自幼聪颖好学,精通诗文。然而,他性格孤傲,不愿与世俗同流合污,因此选择了隐居生活。
应试不中
陆龟蒙小时候就很聪明开悟,有高尚的品格和情操。通晓《六经》要旨,尤其精通《春秋》,擅长写文章,尤其能言谈说笑。
咸通六年(865年),陆龟蒙到睦州,拜谒刺史陆墉。
咸通七年(866年),陆龟蒙作《送董少卿游茅山》诗。
咸通九年(868年),陆龟蒙应试进士未中。
皮陆唱和
咸通十年(869年),皮日休到苏州作苏州刺史崔璞的从事。同年,陆龟蒙与皮日休结识,彼此唱和,并称“皮陆”。
咸通十一年(870年),陆龟蒙至杭州,与颜荛结交。同年,作《奉酬袭美先辈吴中苦雨一百韵》诗。
咸通十二年(871年),陆龟蒙编著《松陵集》。
归隐故里
咸通十三年(872年),张搏到湖州任刺史,陆龟蒙作为张搏的幕僚跟随前往。此后,又跟随张搏前往苏州任职,前后大概三年左右。此后,他不再追求功名,回到了故乡松江甫里(今江苏吴县东南甪直镇),过起了隐居生活。每当寒暑适可,身体没什么毛病,他就乘上小船,挂上篷席,带着书卷和茶灶、笔床、钓具,鼓棹鸣榔,在三万六千顷的太湖里,水天一色,直进入空明境界。有时也来往于其他水域,所到的地方稍不如意,就马上离开不停留。自称“江湖散人”,又号“天随子”“甫里先生”,曾说自己就是汉涪翁、渔父和江上丈人。
乾符二年(875年),陆龟蒙作《筑城词》诗。
乾符三年(876年),陆龟蒙作《郁李花赋》诗。
乾符四年(877年),圆载上人回日本,陆龟蒙前往送别。
乾符五年(878年),作《丁隐君歌》。
乾符六年(879年),撰写《耒耜经》。同年,作《记稻鼠》文,《小鸡山樵人歌》诗,并编著了杂文集《笠泽丛书》。
中和元年(881年),作《自怜赋》及《笠泽丛书》自序。同年,朝廷把他作为高士征召,陆龟蒙不肯前往。随后,陆龟蒙的几位好友在朝中上书,建议召拜陆龟蒙为左拾遗,但陆龟蒙未等接受任命就去世了。
光化三年(900年),韦庄上书,请求表彰陆龟蒙及孟郊等十人,唐昭宗下诏,追赠为右补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