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5-07-09访问:1来源:历史铺
苏轼,字子瞻,号东坡居士,为北宋文坛的璀璨明星。身为唐宋八大家之一,他的文学成就举世瞩目。苏轼通过科举考试成为进士,历任多个职位,包括翰林学士、知制诰、礼部尚书、龙图阁学士及各州知府等。他不仅擅长诗文创作,更在书画领域独步一时。此外,他还是茶文化的传承者和创新者,同时也是哲学家、佛学家、医学家、教育家、经学家、美食家和生活家等多重身份的拥有者。苏轼的多样才华和深厚学识使他成为历史上不可多得的全面型人才。
他为茶立传。著千古奇文《叶嘉传》,用茶的品性来阐述君子人格,赋予了更加深刻的茶道思想属性。将茶叶拟人化,讲述茶叶的来龙去脉、经历及性格等,更是深入地赞颂北苑贡茶、茶的重要贡献和隐喻茶人精神。
该文蕴含了丰富的茶文化知识,阐述了茶的来龙去脉,阐述了唐代陆羽和《茶经》的突出贡献,更是神奇地描述了北苑贡茶的采摘、制造、品质、饮法等各个环节与特色,将宋代点茶法、北苑茶和宋代茶文化展现得淋漓尽致,令人意犹未尽、回味不已。
苏东坡对茶谙熟于胸,又尽展奇思妙想,文笔老辣幽默,行文简炼有趣。精彩片段如:“臣邑人叶嘉,风味恬淡,清白可爱,颇负其名,有济世之才。”(臣的同乡叶嘉,性格恬淡,品行高洁,颇负盛名,有济世之才。)
《叶嘉传》隐藏着丰富的茶道思想与茶人精神。比如:养高不仕、好游名山、植功种德、少植节操、天下英武之精等,莫不是表达出了茶叶的生长环境与特性,以及赋予的茶人精神内涵:崇尚自然、淡泊名利、品行与修养等。
东坡茶香弥漫于北宋四大茶文化中心。他深度涉足宋代各个茶文化中心(巴蜀茶文化中心、江南茶文化中心、建州茶文化中心、汴京茶文化中心),并堪称典范代表。宋代的茶与雅,已融为一体。
一是苏东坡出身于巴蜀茶文化中心一带。苏东坡曾言:“门前商贾负椒荈,山后咫尺连巴蜀。”他自幼受到巴蜀茶文化的熏陶,故居后山就有茶树,离著名的汉代武都茶叶市场只有20公里。西汉时期王褒的《僮约》里所言的武都买茶,就是这个地方,那是历史上最早的茶叶交易中心武都。
二是盛名于汴京茶文化中心。苏东坡的故乡眉山,本就是北宋的四大印刷中心之一,给苏氏父子三人提供了深厚的文化熏陶环境。他20岁进士及第,状元之才,文名极盛,称雄于北宋都城汴京,更是是著名的西园雅集主角之一。作为文坛领袖之一,爱茶的苏东坡引一时风尚。
三是熏染于江南茶文化中心。苏东坡出入江南任职多年,谈禅论道,茶香氤氲。他爱煞了江南的烟雨,也沾染了江南的茶香。同时,他也将自己的名字篆刻到江南的文化里。他的许多美妙茶诗,就写于江南。
四是远扬于建州茶文化中心。他笔下《叶嘉传》的主角叶嘉,寄身于建州贡茶,并将茶拟人化,赋予了茶人精神与君子品格。再看看苏东坡曾多少次赞美于建州北苑贡茶?建州茶,不仅是当时文人士子追逐的流行时尚,更是宋代生活美学的化身。
他以茶诗传颂天下。苏轼茶诗逾百首,皆惊艳茶史。其经典茶诗有:《望江南·超然台作》《浣溪沙·细雨斜风作晓寒》《次韵曹辅寄壑源试焙新芽》《汲江煎茶》《试院煎茶》《惠山谒钱道人烹小龙团登绝顶望太湖》《参寥上人初得智果院会者十六人分韵赋诗轼得》《西江月·茶词》《惠山烹小龙团》《送南屏谦师》《月兔茶》《行香子》《寄周安孺茶》《和子瞻煎茶》《次韵黄夷仲茶磨》《和钱安道寄惠建茶》《次韵僧潜见赠》《留别金山宝觉圆通二长老》《黄鲁直以诗馈双井茶次韵为谢》《种茶》等。
他作《浣溪沙·细雨斜风作晓寒》,言道“人间有味是清欢”,讲述着淡泊悠然的茶道美学,更讲述着人生如茶的真谛。
他作《望江南·超然台作》,言道“休对故人思故国,且将新火试新茶。诗酒趁年华”,讲述着何谓人间、何谓超然。
他作《次韵曹辅寄壑源试焙新芽》,言道“戏作小诗君勿笑,从来佳茗似佳人”,讲述着茶的美妙与迷人。
他作《试院煎茶》,言道“但愿一瓯常及睡足日高时”,讲述着人间的平凡与烟火。
在苏东坡的妙笔之下,生活与艺术相互辉映,烟火与诗意交织共生,将时空的遥远化为亲近,将日常的琐碎演绎为美妙。他的文字如此扣人心弦,如此深入灵魂,仿佛每一笔、每一划都在诉说着生活的真谛,让人心生向往。
在苏东坡的妙笔之下,流淌着一种质朴纯真、淡泊名利的情怀,这种情怀如同涓涓细流,汇聚成他独特的文学风貌。他以一种超然物外的态度,描绘了人生的百态,透露出他对人生的深刻理解。在他的文字中,我们可以看到他对于生活的淡然与超脱,他仿佛在告诉我们,人生的真正意义不在于物质的追求,而在于心灵的归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