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历史阁,看更多野史奇闻。

杨万里的词和散文风格特点是什么?

时间:2025-07-09访问:15来源:历史铺

杨万里,字廷秀,号诚斋,自号诚斋野客,南宋时期的文学家,与陆游、尤袤、范成大并称为南宋中兴四大诗人。他的文学创作,尤其是词和散文,展现出了与众不同的风格特点,深受后世赞誉。

杨万里的词风

杨万里所作词风格清新,富于情趣,颇类其诗。杨万里的词受其诗作的影响表现出了诙谐幽默、新奇活泼的特点,且由于其笔触细腻,行文如行云流水,状物姿态、写人情意、铺叙纤悉,故其词作更加新奇巧趣,自成妙谛,具有幽默、诙谐的特色。再如《好事近·七月十三日夜登万花川谷望月作》,如平常闭谈,似漫不经心,无任坷文饰雕琢之迹,但上下两阅却给人以整体浑圆之美。上片不仅构思奇巧,而且光影朦胧,平中见雅。下片则以数字构成奇趣.如余音绕梁,意境清新,韵味浓郁.特别是词中又充满了动感,意趣之外更添生机。全词以活泼的笔调,勾勒出了一副秋夜的月景图,洋溢着作者对生活的热爱,展示了作者对光明美好未来的憧憬,读后发人深思。他的另一首词《水调歌头》也同样采用了记叙的手法,将“玉树、藉节、蒲牙、海水”等平常之物写得饶有风趣,尤其是“酿作一杯春”一句,以春代酒,把祝福之情溶于一体,诙谐幽默,含意深厚。

杨万里的词在结构上,充分体现了“诚斋诗体”的特点。杨万里“诚斋体”的核心在于“活法”,而“活法”的最根本体现就是作品结构上的变化万千。尽管诗的篇章短小,容量也不大,但杨万里在诗的结构上却敢于创新,善于创新.以大起大落的手笔,使诗职出现无比巧妙的变化和多层次的曲折,而起承转合又能浑然一体。杨万里词的结构也如此。尽管其词的内容比较单薄,但由于结构上错落有致,曲径通幽,仍然给人一种曲尽其妙、趣味盎然的感觉。

杨万里的散文

杨万里的散文中亦不乏佳作,他为文兼擅众体,步趋韩柳。其作品中密栗深邃、雅健幽峭之处,尤与柳宗元相似。

杨万里的散文,具有相当丰厚的社会政治内容。除了像《千虑策》及《程试论》是专论国家长治久安、恢复中原的大计之外,其余如诸多的表、启、疏、奏、割,也大都具有极为强烈的针对性,其中或者力陈收复大计,或者批评政治积弊,或者反映民生疾苦,措辞尖锐。他的《海鳝赋》是写采石之役,南宋将士以海鳝船大破企图渡江南侵的金兵,使局势转危为安一事,文章先写敌军首领的骄横,再写海鳝船功能的神妙,写宋军将领的指挥有方,将士的英勇善战,写敌人的愚蠢与失败。最后凭吊遗迹,抒发感慨,指出天险不可恃,而须修仁政,重人材,收民心,国家才有希望。其《浯溪赋》以读元结浯溪刻碑《中兴颂》为引子,严厉地批评了唐玄宗的荒淫误国,批评的虽然是唐玄宗、肃宗时的政治,而实际上是影射宋徽宗和宋高宗。至如他的许多上书及割子,如《上寿皇论天变地震书》《上陈应求(陈俊卿)左相书》等,都是极言时事,指斥弊政,批评妥协投降政策,力主国家自强的文章。这些作品,见解深刻,说理透彻,文笔畅达,字里行间奔涌着令人感奋的爱国激情。

杨万里散文的另一特点,是刻意于鸿篇钜制的写作。这又大体上分为两类。一是政论和策论文字,二是碑志与传记作品。杨万里的政论和策论短则三、四千字,长则上万言。文章纵横捭阖,引古证今,反复辩驳,逻辑严密。既有不容人不折服的论辩气势,又有很强的文学性。其《心学论》中的《圣徒论》及《千虑策》多是长篇论文,基本上都将一篇分作数篇。或以上、中、下三篇为一大篇,或以上、下两篇为一大篇。从形式上讲,这种方式取法于秦汉子书,但逻辑更为严密,如《千虑策》的《国势》。长篇政论以其篇幅长,易于散缓,作者便必须精心安排结构。杨万里的论辩散文在这方面有几个非常突出的特点:其一是将要论述的主要观点围绕同一中心逐一条列,逐一论述,又在论述中时时作一小收束,这种方式使文章首尾贯一,浑然一体,结构不但不至于散缓,还易于形成一种排山倒海的论辩气势,增强文章的说服力。其二是多用对比论证的方法。杨万里散文中,非常喜欢用论辩的方式,在对比中将是非臧否表现得淋漓尽致。其三是以丰富的学养来充实文章,使语言显得极为精确。杨万里的诗歌曾受到过江西诗派诗风很大影响。江西诗派资书以为诗,无一字无来处的理论主张,同样影响及于他的散文。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