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5-07-09访问:14来源:历史铺
杨万里不仅对梅州的政治和军事建设发挥了巨大作用,而且对梅州的文化有重要贡献:他深入地描写梅州的山水名胜和风土人情,是歌咏梅州的第一人。
杨万里的梅州诗歌见于他的《南海集》。《南海集》四卷,是其门生刘涣升任肇庆通判后出资刊刻的,是杨万里在广东时期作的诗歌。其中,梅州诗歌作于淳熙八年、淳熙九年冬春(1181-1182)交替间。他在梅州除了平乱外,还一边考察惠、梅、潮的地理形势和民俗风情,一边不辜负南粤“山水乡”的情怀,写下大量诗歌,如《督诸军求盗梅州,宿曹溪,呈叶景伯、陈守正溥禅师》《羽檄召诸郡兵》,以及三十多首描写梅州风物的诗歌。现只能举其要者,做一些分述。
诚斋进入梅州的第一首诗歌是《发通衢驿见梅有感》:忙中掠眼雪枝斜,落片纷纷点玉沙。虚过一冬妨底事,不曾款曲是梅花。
诗人站在岐岭上,写他进入梅州看到的第一景观:漫天的梅花。此时已是腊月,梅花正在盛开,它疏枝横斜,满树满山都是雪白的一片,山上地下也是落英缤纷。过了通衢驿,诗人写下《过五里迳》;过了五里迳,诗人有《晨炊浦村》;过了浦村,当晚住宿长乐县,有《宿长乐县驿,驿皆用葵叶盖,屋状如棕叶云》。
过了长乐就到兴宁县(今梅州市兴宁市),他写下《题兴宁县东文岭瀑泉,在夜明场驿之东》;过了兴宁,诗人进入程乡县(今梅县)的南口,诗人有《入程乡县界》:长乐昏岚著地凝,程乡毒雾噀人腥。吾诗不是南征集,只合标题作瘴经。
程乡毒雾,指古梅州的瘴气。长乐的瘴气已铺天盖地,但程乡的瘴气更毒更重,已腥气袭人,令人难以呼吸,如诗人的《瘴雾》:午时犹未识金乌,对面看人一似无。腊月黄茅犹尔许,不知八月却何如。
诗后自注:“南中八月,黄茅瘴正盛之时。”这几首诗歌,几乎是宋代梅州的瘴气论。岭南瘴气为害,北人谪到岭南多无生还,故尤其害怕。梅州黄茅瘴虽盛于八月,但延续到冬天。杨万里所经历的程乡毒雾,虽腊月中午仍大雾弥漫,烟瘴千里;举头不见日头,对面不见人影,人迷失在瘴气的海洋中。
省城官员到了梅州,必然受到热情款待,但这没有激起杨万里的诗兴。次日清晨,他离开梅州时才亮出了歌喉,作《明发梅州》:市小山城寂,船稀野渡忙。金暄梅蕊日,玉冷草根霜。
诗歌写梅州人文和自然景色:虽城池狭小,人烟稀少,但野渡船稀,玉霜粉饰梅蕊,景色动人。离开梅州后,诗人第一夜借宿在房溪的山野农家,写了《夜宿房溪,饮野人张珦家桂叶鹿蹄酒。其法以桂叶为饼,以鹿蹄煮酒,酿以八月,过是则味减云》:桂叶揉青作曲投,鹿蹄煮醁趁凉图片。落杯莹滑冰中水,过口森严菊底秋。玉友黄封犹退舍,齑汤蜜汁更论筹。野人未许传醅法,剩买双饼过别州。
诗人记载了岭南独特的酒俗。广东酿酒素有特色,宋代酒为官酿,岭南因烟瘴不禁私酿,故酒丰富多彩。著名的有乐昌灵溪酒、博罗桂酒、惠州罗浮春等。诗中张珦揉桂叶为曲,属自创的乡土酒法。张珦虽“野人”,却善酿酒。房溪夜饮的乡土民俗给诗人留下难忘印象,杨万里买下仅剩的一壶美酒上路,次日清晨乘着酒兴,写下《明发房溪》《过水车铺》各二首,以及《宿万安铺》:来朝送入鳄鱼乡,未到潮阳到揭阳。休说春风归路远,只今去路不胜长。
梅州时立时废,废时归入潮州。丰顺,清乾隆二年(1737)才立县,曾属揭阳、大埔、海阳,故诗人有“未到潮阳到揭阳”之句。万安,为清代嘉应州程乡县六乡之一,称万安都,在梅州城南靠近丰顺的路上,当时属于程乡县。这是诗人杨万里离开梅州后的第二夜。房溪并非官方铺舍,它距万安铺不远,但作者在这一带住了两宿,可见他在此并非赶路,而是在两县交界处深入地探访和考察。第二天清晨,诗人离开程乡万安铺后即进入山谷,有《过革竹洋迳》;在寒冬腊月进入丰顺县境内,热气腾腾的温泉引起他的极大兴趣,有《观汤田铺溪边汤泉》《汤田早行见李花甚盛二首》。汤田,即今丰顺丰良。此地温泉鼎沸,四季翻滚如汤,故名汤田。温泉初出时温度极高,可以焦木,可以宰猪烫羊。汤田是个福地,不仅居民广泛享受温泉,而且地热使周围气温升高,连果树也提早开花。
在梅、潮道上,诗人留心观察南国特有的植被,特别是腊月岭南的竹、梅、李、葵等各种植物和景色。总之,南粤的古树青草,奇花异卉,激荡在诗人的心灵,激发出他的创作灵感。
淳熙九年(1182)正月初一,诗人从潮州返梅州,在流潢遇到台风袭击,被困在流潢村,作《泊流潢驿潮风大作二首》,其一:忽看草树总披离,记得风沙昨日时。除却潮来无别事,海风动地亦何为?
狂风暴雨后,流潢到处树歪草伏。流潢,北宋陈尧佐《戮鳄鱼文》作“硫黄”,道光《广东通志》卷一零六作“留隍”,它离潘田铺三十里,今为梅州市丰顺县辖镇。留隍,据说本应是“留皇”,因南宋末的宋帝昺停留于此。《梅州市地名志》:“传说宋帝昺南逃至万江庙夜宿,时有‘万江庙小可留皇’的诗句,因而得名。为避嫌疑,留皇写作图片隍。”此说大谬。从宋陈尧佐《戮鳄鱼文》和此诗可知,在宋帝昺前一个世纪,此地早有“硫黄”或“流潢”的地名。不排除宋帝昺到过流潢,但因他得名之说,应当纠正了。
说杨万里是梅州的第一歌者,并非是在时间上而言。梅州自南齐设立程乡县以来,中原文人如唐代的韩愈、李德裕,北宋的苏轼、陈尧佐等,多少与梅州有文字关系。但是,他们均未到梅州,只是偶尔在诗歌中涉及梅州的人或物。
最早实地描写梅州景物的人,应是南宋初年的丞相李纲(1083-1140)。他在《梁溪集》中有《通衢驿夜坐有感二首》《宿兴宁县驿》等五题八首诗作,这些诗以抒情为主,无暇细致地描写梅州。实地写梅州的第二人,是广东转运判官张致远(1090-1147),绍兴四年(1134),他在梅州写下《祭梅溪宫文》以及《祭刘元城》。因此从时间上看,诚斋是实地描写到梅州的第三人。但他以三十首的规模,对宋代梅州的山水名胜、城市乡村、气候瘴气、风土民俗等,作了多方面的深入细致的描写,从数量和质量上,远远地超越李纲和张致远,杨万里才是歌咏梅州的第一歌者。杨万里以“南宋四大家”之一的身份书写梅州,成为梅州文学的奠基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