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历史阁,看更多野史奇闻。

唐代茶仙卢仝的七碗茶歌原文和翻译

时间:2025-07-09访问:2来源:历史铺

《七碗茶诗》又称《七碗茶歌》,它并不是单独的一首诗,是卢仝《走笔谢孟谏议寄新茶》中的节选。整首诗朗朗上口,文字优美,境界深远,可以说是历年历代茶诗中最著名的一首了。

卢仝,唐代诗人。这个人很有意思,提起唐代诗人,大家通常想起的是李白、杜甫、白居易,这个卢仝就相当于饮茶界的李白,被世人尊称为“茶仙”。

卢仝的好朋友谏议大夫孟简派人把得到的新茶送给卢仝品尝,卢仝饮用后,即兴而作此篇,因“七碗茶”的描写太过精彩,所以常常被人取出来单列成篇,流传至今。

原文:一碗喉吻润,二碗破孤闷。三碗搜枯肠,惟有文字五千卷。四碗发轻汗,平生不平事,尽向毛孔散。五碗肌骨清,六碗通仙灵。七碗吃不得也,唯觉两腋习习清风生。

翻译:喝下一碗茶,喉咙感到滋润。再喝两碗,孤独和郁闷全都消解。品上三碗,搜肠刮肚,脑海中浮现的是五千卷诗书。四碗下肚,身上微微发汗,平生的不快和烦恼,似乎都随着毛孔散发出去了。喝到五碗,感觉肌骨都清新起来。六碗饮尽,仿佛已经与仙人相通。至于第七碗,已经喝不下去了,只感觉两腋生风,飘飘欲仙。

《七碗茶歌》在描写饮茶的好处时,用了许多形象的比喻,使不饮茶的人也会觉得其妙处历历在目,无比生动。他赞美茶是“万病之药”,因为茶能消食,去腻,利尿,明目,益思,除烦去腻。所以说茶是“圣药”。卢仝自己就是一个爱茶成癖的人,他写这首诗,也是出于对茶的由衷喜爱。由于诗中描写饮茶的感受,生动而优美,因此这首诗广为流传,历久而不衰,并激发了许多诗人对茶进行歌咏。

《七碗茶歌》在描绘饮茶的好处时,每碗都用一个“破”字。第一碗茶喉吻润,破的是孤闷;第二碗破的是俗气;第三碗搜枯肠,唯有文字五千卷,破的是胸中的不平之事;第四碗发轻汗,平生不平事,尽向毛孔散,破的是烦恼;第五碗肌骨清,破的是劳累;第六碗通仙灵,破的是俗世;第七碗吃不得也,唯觉两腋习习清风生,破的是尘世之束缚。卢仝想随着清风到蓬莱山上去,那蓬莱山是传说中仙人居住的地方,只有那里才没有尘世之困扰。诗人要解脱人世间的烦恼,只有寄情于饮茶了。

《七碗茶歌》不仅在唐代广为流传,而且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在日本,这首诗被奉为茶道经典,并演变为了“喉吻润、破孤闷、搜枯肠、发轻汗、肌骨清、通仙灵、清风生”的日本茶道精神。可以说,《七碗茶歌》不仅是一首赞美茶的诗篇,更是一种文化的传承和发扬。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