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历史阁,看更多野史奇闻。

唐朝陆羽的《茶经》至今拥有着巨大的国际影响力

时间:2025-07-09访问:1来源:历史铺

陆羽(733年-约804年),名疾,字鸿渐,又字季疵,唐代复州竟陵(今湖北天门)人。唐代茶学家、茶文化奠基人。据《新唐书》和《唐才子传》记载,陆羽因其相貌丑陋而成为弃儿,被遗弃于唐开元二十一年(733年),不知其父母是何许人,后被龙盖寺住持僧智积禅师在竟陵(今湖北省天门市)西门外西湖之滨拾得,并收养。

上元初年(760年),陆羽隐居苕溪(今浙江湖州),撰《茶经》三卷,对茶的性状、品质、产地、种植、采制、烹饮、器具等皆有论述,该书为世界上第一部茶叶专著。陆羽生性诙谐,与女诗人李季兰、诗僧皎然交厚,晚年隐终卒葬竟陵(一说葬于湖州杼山)。

陆羽一生嗜茶,精于茶道,以著《茶经》而闻名于世,对世界茶业发展作出了卓越贡献,被誉为“茶仙”,尊为“茶圣”,祀为“茶神”。陆羽的事迹在《新唐书》《文苑英华》《唐才子传》《全唐文》等文献中有所记载,其著作颇丰,不过大部分作品已散佚,唯有《茶经》三卷完整存世。他亦工于诗,但传世者不多。《全唐文》存文五篇,《全唐诗》存诗二首。

唐朝陆羽的《茶经》成为天下第一茶书,具有无以伦比的国际影响力,这是毫无争议的,也是世界公认的伟大成就。陆羽《茶经》影响海外最深的是日韩,随后逐渐延伸辐射到西方世界。

在陆羽《茶经》风行大唐各地之后,也传播到了日本。由此,引发了日本的第一次茶文化高峰期,史称“弘仁茶风”。弘仁茶风,是以日本嵯峨天皇、永忠、最澄、空海为主体,以弘仁年间(公元810-824)为中心而展开的,这一段时间构成了日本古代茶文化的黄金时代,这个时期的茶文化与煎茶法,无论从形式上还是精神上,都是完全参照《茶经》的。嵯峨天皇之妃惟良氏所作的《和出云巨太守茶歌》,就明确地表达了《茶经》对日本弘仁茶风的重大影响。

唐代陆羽《茶经》奠定了日本茶道哲学的根基,也奠定了日本核心文化体系的重要根基。日本著名花道艺术家、嵯峨御流的掌门人、日本插花艺术协会理事吉田泰巳,在《花道的美学》里清晰的谈到:“日本茶道的基本理论则是中国陆羽所著的《茶经》。……陆羽的影响不仅限于日本茶道,对于插花、日本料理等日本人在世界上引以为豪的日本文化来说,影响也非常大。……中国的陆羽创造了日本的美。”

日本茶道宗师冈仓天心在其经典著作《茶之心》里极其崇拜地谈到:“盛唐的宏大气象将茶从粗糙的原始状态中解放出来,引领它进入精神领域。8世纪中叶,茶道的鼻祖陆羽出现。生于儒释道互融共生的时代,在泛神论的象征主义影响下,一沙一世界的哲学启迪了人们的心智,陆羽也以诗人般的敏锐眼光在茶事中感悟到存在于世间万物的和谐与秩序。在有名的《茶经》(茶之圣典)中,陆羽创立了茶道,由此陆羽也被中国茶商奉为茶圣。”

日本茶之汤文化学会会长仓泽行洋在《“茶道”考》中曾明确地说到:“陆羽撰写了世界最初的茶学著作《茶经》,陆羽的茶法与他同时代的人称之为茶道。日本茶道其实是以中国茶道为母亲,出生后东渡日本,如今已长大成人的中国茶道之子。”

韩国茶道协会会长郑相九教授曾如此表达了自己对陆羽的崇敬:“陆羽是一位伟大的茶圣。他著作的《茶经》是前无古人,后来的也很少能超过的杰作,在世界茶文化史上有很大的贡献。陆羽不仅对中国茶文化,而且对韩国、日本的茶文化都有很大的影响。所以,三个国家的饮茶人都敬他为茶神。”

美国学者威廉·乌克斯在《茶叶全书》里也表达了自己对陆羽的崇敬:“陆羽著第一部完全关于茶叶之书籍《茶经》,于是在当时中国农学家以及世界有关事业者,俱受其惠……无人能否认陆羽之崇高地位”。

英国著名人类学教授、英国科学院与欧洲科学院院士艾伦·麦克法兰在《绿色黄金:茶叶帝国》一书里曾说到:“在唐朝时期,饮茶习惯传入大多数中国省份,它的普及程度因公元8世纪出版的第一部茶叶专著,即陆羽的《茶经》而更上一层楼。《茶经》描述了茶叶生产和消费的每个阶段的核心,在随后的一千年里,这本薄薄的小册子被广大茶叶生产者和消费者奉为经典。”

陆羽,茶道的开创者,史上无人能及的茶学巨匠。他的一生,仿佛与茶紧密相连,为茶而生,为茶而荣。他的智慧与热情,如甘泉般滋润着茶的世界,恩泽着每一个品茗者的心田。

本文标签: 唐朝 陆羽 茶经 至今 有着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