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历史阁,看更多野史奇闻。

历史上绿帽子的说法是怎么来的

时间:2025-07-09访问:2来源:历史铺

在中国传统文化中,绿色代表了生命、活力、繁荣和希望。然而,当涉及到婚姻关系时,如果伴侣的一方出轨并与其他人偷情,那么这被视为对婚姻承诺的背叛和不忠行为。因此,人们用绿色的帽子来比喻这种行为,因为绿色象征着不忠诚和欺骗。

除了绿色之外,为什么不能叫红帽子或蓝帽子呢?这是因为在中国文化中红色通常代表着热情、喜庆和吉祥,而蓝色则象征着冷静、理智和平静。这些颜色与出轨行为并不相符,因此无法用来形容这种行为。总之,“绿帽子”这个词语之所以得名是因为它与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绿色有关联。

“绿帽子”的最早由来

今天我们就来聊聊绿帽子这个话题,“绿帽子”一词最早是唐朝,一个叫李峰的县官发明的,据说他任职年龄限定期间就规定,如果官吏有罪,可以不加杖罚,但是必须定他头裹绿头巾,以示羞辱,并且在期满之后才能结下绿头巾。就是让人知道他犯过错误。这个大概就是绿帽子的最早来源了。

民间故事“绿帽子”

而在民间还流传着这样一个故事,说古时候有一对夫妻,妻子长得是美丽动人,平时她就在家里做点针线活,因为生的貌美,招来一些放荡风流男子的追求。

而丈夫是做生意的,两口子的日子也算过的富裕。因为丈夫做生意要经常出差,妻子就免不了一个人在家寂寞难耐。有一天妻子忍不住跟一个卖布的男子好上了。每当丈夫外出做生意的时候,他们就巫山云雨的在一起厮混。有一次丈夫骑马到城外打猎,卖布的男子当晚就迫不及待的钻进了妻子的卧室。正当他们鬼混的时候,丈夫回来了,差点将他逮了个正着。卖布的男子只能是藏在了床底下,妻子也是吓了个半死。

这一件事情之后,妻子就向卖布的要了一块绿色的布料,给丈夫做了一顶绿帽子,并且和卖布的约定,当你看见我丈夫戴上绿帽子外出的时候,你就可以来了。如果他外出没有戴绿帽子,那你可千万别来。过了几天,丈夫又要出差做生意了,妻子赶紧拿出那顶绿帽子对丈夫说,外面风沙大,我为你特意的做了顶帽子,以后你每次外出我都会为你做一点,就像我跟在你身边一样,这样你就不用牵挂我了。

听着这话,丈夫高高兴兴的带上了那顶绿帽子到外面做生意去了。卖布的男子看到他丈夫带着绿帽子出去了,当晚就睡到了妻子的家中,于是绿帽子的说法就这样传了下来。

最科学的“绿帽子”

另外关于绿帽子的由来,比较科学的说法,应当从历史发展的规律当中去寻找。中国自西周以来就一直信奉宗法礼制思想,汉武帝时期罢黜百家独尊儒术,更是将儒家的这种礼仪的观念推向了正统理智,其实就是在政治上提倡的等级制度,将人划分为三六九等,产生阶级。这一种阶级制度无处不在,比如穿衣服的颜色也成了一种等级差异的标志。

红色、黄色是受到皇室推崇的原则,所以就成为了皇家或者是高级官员的专属。而青色成为了一种代表等级较低的官员和老百姓使用的颜色。而在三国时期,为魏文帝曹丕就把绿色定为了最小官员们所穿的衣服颜色,而这一制度,后世也基本沿袭了下来。到了隋唐时期,衣服的颜色分为四等,亲王级三品以上的用紫色,四品五品的用珠红色,六品七品的用绿色,八品九品的是青色。而明代官员共分为九品,一品至四品的官服为红色,五品至七品的为青色,而八品九品的官员就是绿色了。

在中国古代,青色和绿色常常被看作是地位相对较低的人所穿的颜色。随着时间的推移,这种阶层和服饰颜色的划分逐渐发展,青色和绿色甚至成为了某些低贱行业的专用服装颜色。据记载,元朝法律规定,妓女必须身穿紫衫、头顶冠,而娼妓家的男子则必须戴青色头巾、身穿紫衫、头顶冠。以前,小姐云集的地方被称为青楼,而到了元代,即使是小姐家的男人也必须戴上绿头巾以显示其身份的低贱。

由于青、绿二色相似,人们习惯性地将它们混淆在一起,“绿头巾”这个称谓就此诞生。从此以后,人们一看到头戴绿头巾的男人就意味着他的妻子是娼妓,绿色与娼妓产生了紧密的联系。这个词语逐渐演变成今天的“绿帽子”,用来讽刺那些妻子有外遇的男人。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