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历史阁,看更多野史奇闻。

藩镇割据,藩镇割据在什么时候,唐朝兵制和后来藩镇割据的关系

时间:2024-06-30访问:29来源:历史铺

  藩镇割据通常指的是唐朝末年的幽州、魏博等藩镇的将领拥兵自重,在军事、财政、人事等方面都不完全受中央政府控制的情况。唐代的藩镇政权主要出现在河北,河北割据主要出现在三镇。

  从安史叛乱到黄巢之乱前,在唐朝后半期的大部分时间里,藩镇的大部分地区保持独立。只有少数割据政权,但在一定程度上执行了唐朝的政策和法令,即使藩镇,割据政权,也"须借朝廷官爵威命以安军情",藩镇割据政权也被解除。唐朝末年,黄巢之乱爆发,才出现普遍的藩镇割据, 导致唐朝灭亡。

藩镇割据.jpeg

  《新唐书·兵志》中“强臣悍将兵布天下,而天子亦自置兵于京师,曰禁军。其后天子弱,方镇强,而唐遂以亡灭者,措置之势使然也”。

  唐朝建立后,沿袭了历代的制度,当然军制也不例外,采用的是府兵制。府兵制的特点是平时务农,农闲时训练,战时当兵。这个制度适用于隋末刚刚结束战争的唐朝。因为刚刚建立的唐朝急需恢复生产,本来就捉襟见肘的财政很难在这个时候支撑起一个专业的军队。事实上,在前朝,隋文帝就已改革了这一制度,下令将府兵隶于民籍,增加国家税收,促进生产。但政府军体制也有缺陷,就是难以保证士兵和战斗力,士兵需要自带装备和食物。唐初很难保证招到足够的兵,原因是唐朝前期天下承平日久,疏于训练,新兵素质参差不齐。出现了征召壮丁凑数的现象,战斗力难以保证。而且,装备和食物的费用对大多数家庭来说是沉重的经济负担,相当一部分人逃避征兵,这也使这一制度背上了污名,在玄宗王朝实际上等于名存实亡。

藩镇割据.jpg

  一个没有军队的国家是可怕的。所以唐朝只能招募一定数量的士兵,平时训练,战时作战,由国家提供粮食和装备。征兵制的实施保证了国家稳定的兵员和战斗力。

藩镇割据.png

  然而,这种局面很快被随后在安史发生的混乱所打破。唐朝安史叛军消灭了中央禁军。此时,即使驻扎在边境地区的军队被调到中中央来对付安史叛军,但他们仍然不能有效地镇压叛乱。这时,唐朝开始实行一项政策,地方官员招募军队带领军队勤政。这个措施很有效,很快叛乱就被消灭了。但也成了藩镇割据的起点。

本文标签:藩镇割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