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4-06-30访问:36来源:历史铺
诸葛亮自从得到姜维,心情着实高兴,感到姜维这个人的才能与品德,完全符合他的军事继承人的条件。
为了培养姜维,诸葛亮认为必须使蜀国的官吏、将领同他建立感情,特别是诸葛亮信任和用心培养的张裔、蒋婉等人,要能同姜维团结致,共同对敌。为了达到这一目的,他采取了一系列提高姜维的地位与威信的措施。
首先,姜维刚到蜀国, 诸葛亮就请求后主任他为奉义将军、封当阳享候;接着,诸葛亮又给长史张裔和参军蒋琬写信,称赞姜维“忠勤时事,思虑精密”,可以说是凉州地区的第一流人才。还说姜维“敏于军事”,既有“胆略”,又“深解兵意”;特别是他“心存汉室”,“才兼于人”,是难能可贵的人才。最后,诸葛亮还命姜维,在军事训练之余,抽空到成都晋见后主。所有这一切,都是诸葛亮在有目的、有计划地提高姜维的地位,密切他同张裔、蒋琬等人之间的关系,促进后主对他的了解,好让姜维在他死后,能顺心应手地担当起北伐曹魏的事业。
后来的事实证明,诸葛亮所选择的继承人是优秀的,培养是成功的。以蒋琬来说,诸葛亮死后,接替了他的职务,一切都按诸葛亮创立的规章制度办事,在“新丧元帅,远近危悚”的情况下,他既不过分地忧愁,又无骄矜自得的表现,兢兢业业,一如既往,很快使蜀国从震惊惶恐之中平静下来了。随即按照诸葛亮北伐曹魏的原定计划,维续组织北伐,直到蜀汉延熙九年(公元26年)蒋婉正病时,又按照诸葛亮临死时的人事安排,以费祎接替了自己的职务。总之,他从没有违背过诸葛亮的遗愿。费祎这个人,也同祥没有辜负诸葛亮的培养与信任。他接替蒋琬之后,能同蒋琬一样,继续忠于“复兴汉室”的事业,直到蜀汉延熙十六年被人杀害为止。
至于姜维,在诸葛亮死后,他的确挑起了军事上北伐曹魏的重担,同蒋琬、费祎等人密切配合,团结一致,坚持不懈地同曹魏作斗争。特别是蒋琬与费祎相继去世以后,他虽然失去了有力的支持,又受到宦官黄皓的干涉与破坏,环境越来越险恶,他仍然坚忠不屈,最后以死殉职。尽管他们三人在先后的北伐中并没有取得什么成效,未能消灭曹魏,最后还不免被魏国所灭。但是,正是因为他们的努力和团结一致,才能保证诸葛亮死后的蜀国,能偏安一 方,长达三十年之久。如果没有诸葛亮正确的选择和精心地培育了这一批接替人,要作到这点几乎是不可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