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历史阁,看更多野史奇闻。

吴质简介,吴质使了什么手段来辅佐曹丕登位?

时间:2024-06-30访问:20来源:历史铺

  吴质简介,吴质出身“单家”,不能采取“与乡里相浮沉”的态度,所以不能成为汉末名士之一。后来,即使曹丕征吴质到洛阳,亦"不为乡里所饶"(《礼记》宋注引《三国志》)。当然,还有一个重要的原因,因为它的文学才华比不上建安七子,所以我们文学成就比得上建安文坛显赫。《典略》曾说: 吴质'以文才为文帝所善,官至振威将军其实,其中应该有更复杂的政治原因。

  曹操喜欢招纳名士,曹丕和曹植自身才华绝佳。除了与建安七子,交好之外,他们周围还有一批年轻的文士。在曹操继承人问题不明朗的时候,曹丕,曹植和身边的文士还能和平相处;当曹操立嗣问题突出时,双方开始针尖对麦芒,互相攻击。

吴质.jpg

      显然,曹丕的处境并不好:他的左膀刘振,因失礼罪被曹操逮捕入狱,而他的右臂吴质,外任朝歌县令。曹丕不甘心坐以待毙,派人偷偷把吴质藏在一个大竹篮里,在夜色掩映下运到内府商议对策。杨修发现了内情,立即向曹操通风报信,幸好时间不早了,而曹操又有杂务缠身,所以没有及时搜寻核实。

     消息传来时,曹丕惊慌失措。吴质说:“有什么可担心的!明天,你把大竹篮里装满丝绸,杨修一定还会告密。曹丞相检查后发现竹篮子里装的都是丝织物,一定会怀疑杨修诬告,将来他不会有好果子吃!”第二天,曹丕按照计划行事,杨修果然又去告密。曹操亲自搜查,但一无所获。于是他怀疑是杨修挑拨离间,从而埋下了日后杀杨修的种子。

  在曹丕争储立嫡中,吴质功不可没,首功是建议曹丕用仁孝打动曹操。

  吴质在曹丕争储斗争中发挥了重要作用。首先,他建议曹丕用仁孝打动曹操。

吴质 .jpg

        第二,他建议曹丕工作要稳定,折节下士。因此,它赢得了曹操的青睐。经过缜密的考察和左右的衡量,曹操终于在曹昂, 长子去世20年,建安二十二年(217)立曹丕为魏世子。

  但是,曹丕在世子的地位并不稳固,因为只要他不继承王位或者曹操活着,世子的名字就有可能突然改成曹植或其他人,桓灵二帝就是一个明显的例子。此外,虽然曹植没有被确立为世子,但他周围有许多名人和大臣。如杨修、丁仪、丁廙兄弟、贾逵、王凌等等。在朝野政党中形成了一股力量,不断威胁着曹丕世子的地位。但有吴质的出谋划策,曹丕最终登上大宝。

  曹丕即位后也知恩图报,立即提拔吴质,拜北中郎将,封列侯,监督军务。

本文标签:吴质简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