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4-06-30访问:31来源:历史铺
江西诗派另一位重要作家是陈师道。陈师道(1058- 1101), 字无己,又字履常,彭城(今江苏徐州)人。任徐州教授、秘书省正字等职。一生极为穷困。他的诗是学习黄庭坚的,但在学习的过程中,他发现自己的创作实践与黄庭坚的错误理论和那一套消规戒律发生了矛盾。
他认为黄庭坚“过于出奇,不如杜(甫)之遇物而奇也”(《后山诗话》),因而专心致志于学杜。他虽然看出黄庭坚脱离作品内容而孤立地讲求技巧竞尚新奇的错误,但因为他也是一个不接触社会广阔现实生活的“闭门”的诗人,因而他的学杜,也只是学习杜甫的格律、结构、句法和字法等等,属于技巧方面的东西,而恰恰忘配了学习杜甫最重要的地方:深入现实生活和密切地联系人民。所以即使他的作品在形式和风格上和杜诗有一些相似,却缺乏杜诗那种激动人心的思想内容和丰富的艺术形象。就是他的较出色的诗,也不例外。比如:
夫妇死同穴,父子贫贱离。天下宁有此?昔闻今见之!母前三子后,熟视不得追。嗟乎胡不仁,使我至于斯!有女初束发,已知生离悲;枕我不肯起,畏我从此辞。大儿学语言,拜揖未胜衣。——《别三子》
还有《春怀示邻里》从这些诗里,我们却也可以看到他学杜所得到的益处,那就是用字的谨严和辞意的明显,这是他的诗歌可取的地方。
从江西诗派失败的程验中,愈益证明社会生活是文艺唯一一的源泉这一理论的正确;而这一派错误的理论和实践之所以会阻碍我国古典诗歌的发展,而不是把它推向前进,恰恰也因为它的作者违反了这一规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