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历史阁,看更多野史奇闻。

[清朝历史]清朝的科技简介

时间:2024-07-05访问:15来源:历史铺

科技
  医学 乾隆时官修的《医宗金鉴》九十卷,征集了不少新的秘籍及经验良方,并对《金匮要略》、

《伤寒论》等书作了许多考订,是一部介绍中医临床经验的重要著作。清代名医王清任在医学上有突出

的成就,著有《医林改错》一书。他强调解剖学知识对医病的重要性,并对古籍中有关脏腑的记载提出

了疑问。他通过对尸体内脏的解剖研究,绘制成《亲见改正脏腑图》二十五种,改正了前人的一些错误

,为祖国解剖学的发展做出了有益的贡献。
  历法和数学 王锡阐,字寅旭,号晓庵,苏州吴江人,著有《晓庵新法》、《五星行度解》等十几

种天文学方面的著作。他精通中西历法,对二者异说,皆能条其原委,究其得失。他肯定了西洋历法先

进的地方,也指出了其中的许多缺点和错误。他对日月食的算法,对一些天文数据的应用,以及回归年

的长度、岁差常数等问题,都提出了比较中肯的意见。由于他能结合中外经验,进行独立的创造性的研

究,所以取得了重大的成就,促进了中国历算学的发展。梅文鼎,字定九,号勿庵,宣城人。以毕生的

精力,从事于我国古代历算学的整理和阐发,同时也对西洋科学加以研究和介绍。他写的《古今历法通

考》,是我国第一部历学史。他的数学巨著《中西数学通》,几乎总括了当时世界数学的全部知识,达

到当时我国数学研究的最高水平。
  地理测绘 康熙时,曾组织人力对全国进行大地测量,经过三十余年的筹划、测绘工作,制成了《

皇舆全览图》。这部地图“不但是亚洲当时所有的地图中最好的一幅,而且比当时所有的欧洲地图都更

好、更精确”(李约瑟《中国科学技术史》第五卷)。最后在《皇舆全览图》的基础上,根据测绘的新

资料,制成了《乾隆内府皇舆全图》。在这份地图里第一次详细地绘出了我国的新疆地区。这两份地图

,至今仍有很大的参考价值。
  建筑艺术 清代的园林建筑在世界上是享有盛名的。如北京西郊的圆明园,周围广达三十里,拥有

150多座精美的宫殿、台阁、宝塔等建筑。从康熙时开始营建,乾隆时基本完成,道光时又有所增修,前

后经历一百余年,耗费白银约二亿两。著名的还有承德的避暑山庄和外八庙,北京的雍和宫等。
  农学 清代的农书约有一百多部,尤以康熙、雍正两朝为繁盛。有《钦定授时通考》、《 广群芳谱

》、《补农书》等著作。
  其中大型综合性农书《钦定授时通考》,是乾隆二年(1737),由乾隆帝弘历召集一班文人编纂的

。全书规模比《农政全书》稍小。因是皇帝敕撰的官书,各省大都有复刻,流传很广,国际上也颇有声

名。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