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夏人物史之李继迁
时间:2024-07-05访问:14来源:历史铺
西夏人物史之李继迁
李继迁(963-1004)银州(今陕西省榆林县南)人。党项族平夏部人,为银州防御使李光俨之子,出生地被称为李继迁寨。史书载,“生而有齿”。幼年时即以勇敢果断,“擅骑射,饶智数”而闻名乡里。
生平
祖先为鲜卑族之拓跋氏。唐朝时因参预镇压黄巢起义,被赐姓为李。西夏王朝奠基者。银州(今陕西榆
林南)人。先祖本姓拓跋氏,唐贞观初归唐,赐姓李。勇悍有谋。宋开宝七年(974),出任定难军管内都知蕃落使。太平兴国七年(982),族兄定难军留后李继捧献地朝宋。他与亲信出奔地斤泽(今内蒙古伊金霍洛旗西南),联结党项豪族,抗宋自立。后其势渐盛,不断攻掠宋边地。雍熙二年(985)二月,遣使至银州,佯与宋都巡检曹光实约降,至期伏兵葭芦川(今陕西佳县西北),诱杀曹光实等,假其旗帜,袭据银州。三年,附契丹,受封定难军节度使、都督夏州诸军事。四年三月,于王亭镇(今内蒙古乌审旗南)败宋知夏州安守忠部3万众。淳化元年(990),契丹封其为夏国王。二年七月,归附于宋,授银州观察使,赐姓名赵保吉。旋又附契丹,并联结契丹军,多次袭击宋西北边境。至道二年(996)三月,宋洛苑使白守荣护送辎重至灵州(今宁夏灵武西南),李继迁设伏浦洛河(今吴忠东南苦水河),佯弱诱敌,大败宋军,获粮40万石。三年十二月,复上表归宋,授夏州刺史、定难军节度使。未几,再次攻宋边地。咸平六年(1003)三月,破灵州,改名西平府,定为都城。六年初,宋遣使议和,割银、夏(今陕西横山西北)等五州与之。十二月,攻吐蕃西凉府(今甘肃武威),吐蕃军伪降突袭,继迁中箭逃归。次年正月,因伤卒。
公元982年6月的一个晚上,暮色笼罩的夏洲城一片漆黑,就在这时,城门突然开了,一队人马奔出城去,一直驱马来到夏洲东北三百余里的地斤泽(今内蒙古自治区伊克昭盟巴彦卓尔)。只见一个二十岁左右、身材魁梧、脸色凝重的年轻人站出来对大家说:“我们党项李氏世代占有此地,如今全部被宋朝夺去。你们既然不忘祖先的恩泽,现在愿意跟随我复兴祖先的业绩吗?”说话之人就是西夏王国的奠基人——李继迁。
李继迁生于963年为银州防御使李光俨之子。他幼年时既以“善骑射、饶智数”出名。982年,当时任银州押番落使(处理少数民族事务的地方官)的李继迁得知夏州节度使、族兄李继捧去宋朝东京朝见太宗,献出了党项李氏世居其他的夏、绥、银、宥、静五州地。太宗还下诏让李氏的直系亲属统统到东京做人质时,与其第李继冲亲信张浦等商议说:“虎不可离山,鱼不可脱洲,我们万不可离开故土。干脆杀掉宋朝派来的使节,占据绥、银二州,公开和宋朝的军队干!”谋士张浦根据当时尹宪以重兵屯境上,而归附宋朝的李克文又兼知州事,党项各部态度犹豫不定的不利形势,认为仓促起事势难成功,主张暂时走避漠北,建立新的根据地,然后联络党项各部酋长,再卷土重来。李继迁采纳了张浦的建议,假称乳母死,要出城安葬,偷偷把兵器装入丧车,骗开夏州城门,率队奔出城门,于是就有了文章开头的那幕情景。地斤泽是党项聚居的地方,李氏家族城这里很有影响。党项酋长们在李继迁慷慨言辞的鼓动下,当即洒泪宣誓 ,一定要紧随李继迁。
宋朝初年,由于大汉族主义的偏见,对边疆少数民族的压迫和剥削很严重,有些边将把党项人更不当人看待。例如有一个边将叫王彦升,驻兵原州(今宁夏固原),把一些所谓“犯法“的党项人抓来,让其站在酒桌前,他一面喝酒,一面用手揪断“犯人“的耳朵作下酒菜,被撕裂耳朵的人血泪满面,浑身不停地颤抖,其残暴程度令人发指。民族的压迫必然造成民族的反抗,所以当李继迁扯起抗宋的旗帜时,响应的党项族人很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