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民国人物史之陈铭枢(1889-1965)
时间:2024-07-05访问:9来源:历史铺
陈铭枢(1889-1965)
字真如,广东合浦(今属广西)人。
1906年(清光绪三十二年)入广东陆军小学堂,加入同盟会。后升入南京陆军第4中学堂。1911年(宣统三年)武昌起义爆发,参加中央第二敢死队。1912年入保定陆军军官学校。次年离校参加讨袁活动,失败后赴日本入大森浩然庐学校。1919年在广东肇(庆)军游击营任营长。次年任粤军第1师第4团团长。1924年任该师第1旅旅长。1925年2月率部参加第一次东征陈炯明。5月回师广州,参加平定滇、桂军阀杨希闵、刘震寰叛乱。8月任国民革命军第4军第10师师长。10月率部参加国民革命军南征,任南征军总指挥(后改任第1路指挥),收复广东高州(今茂名)、廉州(今广西合浦)等地。1926年7月率第10师参加北伐战争,在友军配合下于汀泗桥、贺胜桥击败吴佩孚守军。11月所部扩编为第11军,任军长兼武汉卫戍司令。1927年3月,由武汉去南京。5月任国民革命军总司令部政治部副主任。11月复任第11军军长,率部由闽回粤,会同黄绍竑、徐景唐部镇压张发奎部在广东发动的军事政变。1928年11月任广东省政府主席。1931年5月反对汪精卫等在广州另立国民政府,辞省主席职,通电拥护蒋介石。7月任江西“剿共”军右翼集团军总司令,参加对中央革命根据地的第三次“围剿”。9月任京沪卫戍总司令官兼代淞沪警备司令。12月任行政院副院长兼交通部部长。
1932年“一·二八”抗战时,支持第19路军抗击日军,反对蒋介石、汪精卫的妥协政策,受到蒋、汪排斥。10月毅然辞职赴法国,1933年回国,与李济深等发动福建事变,失败后去香港,继续从事反蒋爱国活动。抗日战争期间,任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高级参议等职,在武汉、重庆等地从事抗日民主运动。1947年6月被授为陆军上将并退为备役。
1948年1月在香港与李济深等建立中国国民党革命委员会,团结各派民主人士,反对蒋介石独裁、内战政策。1949年9月出席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历任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中南行政委员会副主席、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委员、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全国委员会常务委员、国民党革命委员会中央常务委员等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