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历史阁,看更多野史奇闻。

中华民国人物史之汤尔和(1878-1940)

时间:2024-07-05访问:7来源:历史铺

汤尔和(1878-1940)         汤尔和(1878-1940):原名鼐,字调鼐,又字尔和,晚年号六松老人,杭州人。清光绪二十六年(1900年),在杭州养正书塾读书。二十八年,在上海与其师陈黻宸创办《新世界报》。次年留学日本,毕业于日本金泽医学专门学校,又入德国柏林大学学医,获博士学位。宣统二年(1910年)回国,任谘议局议员。同年创办浙江病院,自任副院长兼内科医师,并兼任浙江高等学堂校医。民国元年(1912年)初任民政司佥事。同年10月筹办国立北京医学专门学校,任校长。11年7月任教育部次长,9月任教育总长。15年10月任内务部总长。次年又改任财政部总长兼盐务署督办。18年3月再次赴日本留学,后获日本帝国大学医学博士学位。19年后,历任东北边防军司令长官公署参议、东北政务委员会委员、行政院驻北平政务委员会委员、伪华北临时政府教育总长等。译著有《组织学》、《生物学精义》、《精神病学》、《东省刮目论》、《满铁外交论》等。称得上民国时期我国文化界的名人。他早年留学日本,原习陆军,后改学医。民国建立后长期任北平医学专门学校校长,为发展我国的西医学做出过重大贡献。由于他的努力,中国医校才得以打破旧俗,开设人体解剖学课程。1915年9月,他发起成立了中华民国医药学会,担任会长,此后每年开会一次,并出版会报,发表重要的研究成果,有力地促进了医学研究。

        遗憾的是,汤尔和晚节不保,在全民抗战中落水了。他本来就是著名的官迷与亲日派,他曾先后担任过北洋政府的教育总长、内务总长和财政总长等职,与奉系军阀的关系尤为密切。他对日本特别崇拜,1937年前,他先后至日游历达八九次之多。

        1931年“九•一八”事变前后,汤尔和有心缓和日本当局与张学良之间的矛盾,曾代表张学良向日方朝野疏通,但是野心勃勃的日本帝国主义者不肯放弃其侵略政策,汤尔和虽竭力游说,日本帝国主义仍然出兵吞并了东三省。1933年,日本侵略军又一举侵占了热河,并进而侵入华北,汤尔和看不到民族正气与群众的力量,他被日本帝国主义的气势汹汹吓倒了。当时他写过三首诗给他的朋友,充分反映了他的恐惧心理和亡国思想。其一云:“国到将亡百事哀,惯从沙上筑楼台。谁令朽木支危屋,早识庸医种祸胎。只恐人心今已去,料应天意久难回。老瞒命断黥彭醢,降格犹无乱世才。”正因为这样,汤尔和在担任行政院驻北平政务整理委员会委员与冀察政务委员会委员期间,竭力鼓吹对日妥协投降,成为著名的亲日派。1937年卢沟桥事变时,汤尔和正在日本,闻讯急忙赶回北平。同年12月,日本华北方面侵略军在北平扶植成立了一个傀儡政权伪“中华民国临时政府”。汤尔和出任议政委员会委员长兼教育总长,与行政委员会委员长王克敏、司法委员会委员长董康同为该伪政府的三巨头。

        伪临时政府刚成立时,汤尔和异常活跃。他经常以对外代表的资格发表宣言,接见新闻记者谈施政问题。以后他主要负责奴化教育,处处秉承日本帝国主义的意旨行事。1940年3月,汪精卫的伪中央政府在南京成立,北平伪“临时政府”改称华北政务委员会,汤尔和任常委兼教育总署督办。当时他已患肺癌卧床不起,署务由别人代理。同年11月8日,汤尔和病死。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