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历史阁,看更多野史奇闻。

中华民国人物史之赵戴文(1867-1943)

时间:2024-07-05访问:9来源:历史铺

赵戴文(1867-1943)         赵戴文(1867——1943):字次陇,先辈居马邑(今朔州),明末始移居五台县东冶镇。为通往佛教胜地五台山清凉胜地的必经之地,故赵戴文又自号清凉山人。赵戴文14岁读《松阳讲义》,接触了孔孟之学,因仰慕清代著名知事陆稼书(字陇其)的为人,遂自号为次陇。19岁应五台山县书院试,成绩卓著,得到考官王丹樨的勉励。至此,赵戴文更加专心学习。后数年,就读于定襄白佛堂,博览群书,还涉猎军事学。后读邵雍《皇极济世》与胡翰《蘅运》等朴素的宇宙观、历史观的典籍。这一时期的学习,对其世界观的形成,起了较大的作用。

        赵戴文24岁入太原晋阳书院,师事李菊圃,受宋代程、朱理学影响较深。1894年应科试,学使(考官)王梅芩谓其文为济古第一文,列一等第一,调入令德堂(山西大学前身)深造。令德堂卒业后,赵戴文赴祁县就家馆,旋返原籍五台组织民团,任团长。1900年,赵戴文先后九聘于山西大学堂及宁武学堂。1904年,赵被保送公费留学日本。入东京宏武师范。1905年参加孙中山组织的中国革命同盟会。1906年赵由日本宏武师范毕业。后回国。遂留太原任农林学堂教员、公立晋阳中学斋务长,同时负责同盟会山西省支部工作。1911年,赵戴文与阎锡山等建立同盟会太原核心组织,使山西同盟会革命活动蓬勃发展。辛亥武昌起义后,山西同盟会支部策划响应。10月29日,赵参加了光复山西的太原起义,任东路军总司令部参谋长,赶赴娘子关,抵御清兵。南北议和成功后,赵戴文先后任山西都督府秘书长、将校研究所所长。1913年,赵任“宗圣会社”副会长。1926年开始,北伐战争开始,赵戴文任国民党山西党务改组委员会委员。1928年2月,兼任第三集团政治训练部主任。北伐成功后,赵任察哈尔都统、太原政治分会委员。同年,赵赴南京,任国民政府内政部长,并在国民党“三全”大会上当选为中央委员。

        1933年夏,赵戴文与几位热心佛学者讲述(禅经初潭),以佛学为归宿,钻研内典,宣扬唯实理论。1935年冬,赵戴文任山西主张公道团副总团长,1936年春,又任自强救国同志会副会长,同年6月任山西省主席。1937年“七.七”事变后,全面抗战开始,赵戴文任第二战区司令长官部政治部主任,时年70岁.赵在太原自省堂大厦,慷慨激昂,公开讲演,明确提出德日意”轴心必败”.这对坚定二战区军民的抗战信念,发挥了经济作用。1937年,太原沦陷前,赵戴文坚持不撤离,欲与太原共存亡。后经阎锡山派梁化之再三劝阻、胁迫,赵方随阎转赴隰县。1943年12月27日,赵患肝癌去世,时年76岁。

        赵戴文作为阎锡山政权中的高级幕僚,在维护阎的统治,协调蒋阎关系,协调山西各派势力中起了重要作用。另一方面,尊崇孔孟,信奉佛教的赵戴文,在几十年政治生活中,又表现出其不争权、不贪财力,重义轻利,尤其是重视民族大义,主张抗日等的品格,应视为具有民族气节和富有见识的人物。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