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历史阁,看更多野史奇闻。

满清八旗兵最后的倔强——八里桥战役

时间:2024-07-16访问:20来源:历史铺

在人们的潜意识里,自从英国人发动鸦片战争以后。满清政府就好像是软骨头一样,任凭外国列强宰割,是打不还手,骂不还口,割地赔款交主权,怂的跟孙子似的。

那个"女真不过万,过万不可战"的神话瞬间就消失的无影无踪。

不知道康熙帝知道自己后辈子孙是这样,会不会棺材板儿都盖不住了。

事实上满清政府也尝试过反抗侵略,这就是著名的"八里桥之战"

全副武装的八旗兵

1859年,因平叛太平天国而受到重用的僧格林沁,被派往大沽口驻防。

第二年前往北京换约的英法联军外交代表在大沽口外登陆,并有武装护卫护送,但是清王朝压根没想让他们进北平。

僧格林沁被授意开炮袭击,英法联军外交代表损失百余人,这也是两次鸦片战争中,清军获得的最大胜利,清军因此开始盲目自信。

直到不久以后,万名英法联军直接在大沽口击溃清军,僧格林沁仍然信心满满,从天津的大沽口撤退到北京城外的通州八里桥附近。准备利用自己的蒙古骑兵精锐,在野外阻击英法联军,反败为胜。

当时英法联军约一万人,清军骑兵加步兵约三万人,人数上清军是三打一。

僧林格沁照片

僧格林沁的计划是首先发动马队冲锋,在后面的炮兵部队给予僧格林沁的马队以火力掩护,打击英法联军的步兵排枪队列,随后,胜宝和瑞麟的部队从两翼发动排枪前进。

谁知道现实并不是按照自己设想的那样,清军刚开始冲锋,自己的炮兵就被压制了。

骑兵在没有掩护的情况下死磕英法火枪兵,大部分都被野战炮掀翻。少数能冲到距离英法联军40米远的地方。

从上午五点半到中午十二点,清军骑兵非常英勇,发动了一次次的冲锋,手拿长矛,弓箭对抗先进的火器。

清军用人命证明了,科技的力量是无穷的。在更先进的野战炮轰击下,满清骑兵基本很快损失殆尽,剩下的两万步兵在平原上已经翻不起什么大浪了,英法联军这次反过来,用炮兵配合枪骑兵开始收人头,发起冲锋,击溃了剩下的清军步兵。

英法联军登录作战示意图

整场战役,清军伤亡两万万余人,基本可以说全军覆没,而英法联军仅仅伤亡12人

巨大的战损比,也让满清王朝知道了自己军事的落后,从此以后只要听闻外国毛胡子来签协议,满清王朝早就吓破了胆。

即使第二次鸦片战争中没有出兵的美国和俄国,也胁迫清王朝签订了大量不平等条约,获得了丰厚的利益。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