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4-07-16访问:19来源:历史铺
九二式步兵炮是日本于1928年11月研制,1930年3月投入使用的一种步兵支援火炮, 由大阪陆军兵工厂和名古屋陆军兵工厂共同生产。在20世纪上半叶对机械化程度普遍较低的亚洲国家来说,此炮是陆军中理想的不能再理想的重武器。九二式步兵炮可以隐蔽在离敌人很近的距离上,充分发挥火力的准确性、突然性、猛烈性,第一时间给予步兵需要的所有支援。侵华日军战败后,中国军队保有量很大。中国人民志愿军首批入朝部队,几乎每个团都有装备,直到第三次战役后才被更方便的苏式火箭筒和无后座力炮所取代。
九二式步兵炮是70毫米口径山地炮,全重仅0.212吨(是同期苏联、德国步兵山炮重量的1/4),身长2.745米,高0.62米,卸掉炮盾后只有0.5米,且炮管短小,容易隐蔽。使用3.8公斤70毫米高爆弹,也可替换成榴霰弹、烟幕弹,初速198米/秒,最小射程100米,最大射程2788米,射角-10度至75度,射界左右4到5度。
优点:结构简单,耗费钢材少,便于维护和修复。总重低,可不用汽车拖拽,拆解后可由10人背负并可携带一个基数的炮弹,对道路状况几乎没有要求。炮身低、炮管短,不易被敌人发现。平射时当加农炮用,曲射时可当榴弹炮用,足以对付土木和一般的砖石工事,打击普通车辆和装甲车也不在话下。大仰角射击时比重迫击炮的弹道稳定,打击精准,尤其在山地战中可无条件伴随步兵营作战。在抗美援朝初期中国人民志愿军缺乏运输车辆的激烈作战中,实在找不到比92式步兵炮更方便在朝鲜山区作战的重火力。
解放战争时期,陈毅元帅曾说过,淮海战役能取胜有两点,一个是支前民工的独轮车,另一个就是九二式步兵炮的高爆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