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历史阁,看更多野史奇闻。

淞沪会战殉国的八位国民革命军将领,你最敬佩哪一位?

时间:2024-07-16访问:7来源:历史铺

淞沪会战是抗日卫国战争中规模最大、战斗最惨烈的战役。1937年8月13日爆发,11月12日上海被占领结束。日军投入20万人,死伤4万余人;我军投入70万人,死伤30万余人。我国虽然战败了,但是打破了日本3个月征服中国的狂妄计划。

一、黄梅兴(1897-1937年),广东平远县人。毕业于黄埔军校一期,陆军第9集团军第88师第264旅少将旅长。8月14日下午6时许,264旅进攻爱国女校日军堡垒时,黄梅兴在八字桥附近被日军迫击炮弹击中殉国,时年40岁,一同殉国的还有旅部参谋主任邓洸中校及通讯排官兵30余人。黄梅兴是淞沪会战中第一位殉国的高级将领,国民政府追授陆军中将。1957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政部追认黄梅兴为革命烈士。

二、蔡炳炎(1902年~1937年),安徽合肥人。黄埔军校第一期毕业。陆军第十八军六十七师二0一旅少将旅长,淞沪会战爆发时率部扼守罗店一线阵地。8月27日凌晨,蔡炳炎亲率一个营及特务排向日军冲击,下达命令:“本旅将士,誓与阵地共存亡,前进者生,后退者死,其各禀遵。”高呼:“吾辈只有两条路,敌生,我死!我生,敌死!”鏖战中,蔡炳炎不幸胸部中弹殉国。国民政府追授陆军中将。1985年,安徽省人民政府追认蔡炳炎为革命烈士

三、路景荣(1902年--1937年),江苏武进人,黄埔四期毕业,第98师583团上校团长,8月15日开始参淞沪会战,9月8日升任98师少将参谋长。9月10日,路景荣亲上火线督战,中弹殉国,年35岁。同日牺牲的还有583团正副团长等官兵600余人。1983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政部批准路景荣将军为革命烈士。

四、杨杰(1895-1937),河北容城人。黄埔四期毕业。淞沪会战中,陆军一军一师一旅副旅长杨杰少将,奉命率部扼守西塘,战况异常惨烈。10月11日晚,日军冲破我军阵地,上级询问战况,将军答:“尚能支持,不须后援”。言毕,亲率预备队前去逆袭,不幸身中数弹,壮烈殉国,年41岁。台湾忠烈祠有将军牌位。1993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政部追授为革命烈士。

五、庞汉祯(1899—1937),广西靖县人,第7军第170师第510旅少将旅长。10月19日,庞汉祯率部担任陈家行阵地守备任务。日军23日再次重兵攻击陈家行阵地。庞部坚守不退,庞汉祯将军亲自上阵指挥,被日军炸弹击中殉国,时年38岁。国民政府追授陆军中将。1985年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政府追认为革命烈士

六、吴克仁(1894-1937),黑龙江安宁人,第67军中将军长。11月8日拂晓,日寇主力猛攻松江县城,吴克仁将军率部与日军展开激战。为在掩护我方大部队撤退,死战不退。坚守至9日,吴克仁率余部突围西撤时,不幸中弹殉国。1982年台湾正式追认吴克仁将军为抗日烈士。1987年2月,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政部追认吴克仁将军为革命烈士。1989年,经吴家后人的奔走下,吴克仁将军的灵位正式进入台北忠烈祠,并且举行了祭祀仪式。

七、秦霖(1900-1937),广西桂林人,第171师511旅少将旅长。10月率部抵沪参战,作战勇猛。10月23日,在老人桥战斗中遭遇日军轰炸,秦霖将军与参谋长、传令长一同殉国,时年37岁。国民政府追授陆军中将。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于1952年追认其为革命烈士。

八、官惠民(1906-1937),广东曲江人,黄埔军校第四期毕业,第九十师二七0旅少将旅长。淞沪会战爆发后率部在嘉定县属之清水显一带布防,10月28日亲至前线一掩蔽部组织部队反击日军时,突有两发炮弹先后命中掩蔽部,壮烈殉国,时年36岁。1986年8月,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政部追认其为革命烈士。

战争期间,日本经过全国动员,飞机制造能力已达到年产一万多架的能力。从以上数字可以看出,中日之间的差距有多大。战争打的是实力,打的是经济,打的是工业基础。光靠宣传喊口号、上街游行是赢不了战争的。

正因如此,所以日本才叫嚣说三个月灭亡中国,当时就连外国的一些军事家也评论说:中日之间如果爆发战争,中国坚持不了一年,国内各阶层很多人也对抗战抱有悲观失望的态度,正因如此,在抗战初期,蒋介石为了振奋军心民心,杀一儆百,而枪毙了一枪未放就弃守济南的山东省主席韩复榘。

  • “七七”事变爆发前,国民政府也只是在名义上统一了中国,各地的军阀仍然各自为政,税收,财政,军队均不能归国家统一调配,纯属一盘散沙。

值此艰难之际,发生了“七七”事变,既然战争找上了门,也只能拼尽全力抵抗,可光凭本国的综合实力,实难与日本相抗衡,只有获得国际上的援助,才有望取得最后的胜利,可指望其它国家对中国进行援助,得有个前提:那就是中国必须得有较强的抵抗能力,让援助国家能看到中国抗战有取胜的希望,如果中国政府抵抗不了一年半载的话,其他国家的援助也就失去了意义,不光是援助的物资打了水漂,而且还因此树立了强敌。

正因如此,淞沪会战一开始,蒋介石便把全部的精锐部队调到了战场,其中仅有的三个德械机械化师也全军覆没在上海。当时,就连号称小诸葛的白崇禧都劝蒋介石道:“……照这样打下去,把老本拼光了,我们还拿什么打持久战?”蒋介石对白说:“……军事上我不如你,可政治上你就不懂了,这一仗也是打给外国人看的,如果不打两场硬仗,让外国人看到我们抗战的决心和能取胜的希望,谁肯援助我们?……。

果然,淞沪会战结束后,美、苏、英、法等国家由原来的观望态度,转变为对中国实际上的物资援助。尤其是抗战的中后期,全靠美国大量的物资援助,才能坚持八年之久,取得抗战的最后胜利。
这就是淞沪会战在战略上和政治上所取得的胜利,也是淞沪会战的作用和意义所在。
我们纪念战争,但绝不爱好战争,战争,带给人民的是流血牺牲和痛苦、是财富的损失、是万民的哀嚎。

战场的硝烟散去,

留下的是断壁残垣的废墟,

和后人痛苦的追忆。

天空依旧,日月星辰犹在,战争,没有真正的赢家!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