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4-07-16访问:9来源:历史铺
公元1415年8月,英国国王亨利五世亲自率领英军主力一万两千人从英格兰起行,在横渡英吉利海峡之后攻入了法国本土,并对第一个战略目不熬哈弗勒尔城发动了猛攻。哈弗勒尔城位于法国的西北部地区,是诺曼底地区最为重要的一个港口。
重新挑起百年战争战火的英王亨利五世
一旦该地被英军所攻陷,那么英军便可以在此乘船进入法国内陆的河流,并快速抵达法国腹地的绝大多数地区。不仅如此,这里还是法国重要的一处造船厂,也是法国海军的一个重要补给站,可见其重要性。
一个月后,城中的法军终于抵抗不住英军的猛攻,不得不弃城投降。然而即便英军占领了这一战略要地,但也付出了惨痛的代价,约有四千名士兵亡命于哈弗勒尔攻城战之中。正是因为英军在这场战役中折损了过多的将士,才会在后来的阿金库尔战役中陷入"不利局面"之中,险些在决战中落败。
正在横渡英吉利海峡的英军
哈弗勒尔攻城战本是亨利五世为了打通英军深入法国腹地通道而发起的战争,但因在这场战役后损失了太多的兵员,所以英军随后的攻击计划也不得不暂时被搁置。与此同时,英军军营中爆发了大规模传染病,幸存下来半数以上的士兵都直接丧失了战斗力。无奈之下,亨利五世选择让感染疾病的士兵先行渡海回国,自己率领着其余的将士留在法国本土。
在哈弗勒尔攻城战中给英军造成重创的法军
从亨利五世的部署来看,他必然没有放弃进攻法国的计划。如果只是单纯的为了维持战果,那他就应当和伤兵一同返回英格兰本土,而并不是率领英军精锐继续停留在法国的土地上。但如今他能够调动的兵力已经不足出发时的一半,所以也不得不对作战计划进行修改,于是亨利五世决定转向前往诺曼底。
与此同时,驻守各地的法军也正在不断追击英军。因英军无法建立起有效的补给线,只能够通过在行军过程中劫掠法国城市和村庄来满足军队的物资需求,行军速度自然比较缓慢,以至于很快就被法军所追上。
重装法兰西骑士
10月中下旬,法军的前锋部队已经追上了英军的后为部队,并发生了小规模冲突,但并没有升级成全面战争。几天后,当英军前进至阿金库尔地区时,发现法军早已经出现在了行军路线的前方,双方的交战已经无法避免。
前文已经提到,亨利五世所率领的部队数量已经不足出发前的一半。至阿金库尔战役发生之前,英军还剩下五千九百人,其中包括五千名英格兰长弓兵和九百名骑士。法国方面则纠集了三万六千人,其中包括七千名弓箭手,剩下的则大多都是骑士。双方兵力相差悬殊,看似战争的结果已经没有什么悬念了。对此,《大英百科全书》编辑组的Julia Martinez(朱莉娅·马丁内斯)在《Battle of Agincourt》(阿金库尔战役)一文中曾经提到:
"By most contemporary accounts, the French army was also significantly larger than the English, though the exact degree of their numerical superiority is disputed. Common estimates place the English army at about 6,000, while the French army probably consisted of 20,000 to 30,000 men. This suggests that the French could have outnumbered the English 5 to 1. At least one scholar puts the French army at no more than 12,000, indicating that the English were outnumbered 2 to 1. It seems clear, however, that the English were at a decided numerical disadvantage."
(译文:根据大多数当代人的说法,法军比英军数量多得多,尽管他们人数优势的确切程度存在争议。一般估计英国军队大约有6000人,而法国军队大概有20000到30000人。这表明法国人的人数可能比英国人多5比1。至少有一位学者认为法国军队不超过12000人,这表明英国军队的人数是2比1。不管怎么说,英国人在数量上处于劣势。)
早在法兰克王国时期,法国人就格外重视骑兵的发展和应用
在阿金库尔战役开始前,英军就一直处于困境之中。因战前英军并没有建立起一条完整的运输补给线,所以这些留在法国境内的英军一直没有补给军需的机会,甚至连粮食和干净的水都没有。与此同时,法国人在听到英军入侵的消息后采取了坚壁清野的方式阻止其前进,这进一步加大了英军行军的困难程度。
不仅如此,因英军的人数实在过少,已经无法对一些防御工事比较坚固的城市发动进攻,只能够劫掠一些小城市或者是村庄,可这依旧无法满足军队每日的消耗。直到战争开始的前一刻,英军中绝大多数的士兵还只能通过吃野果来获得饱腹感。而这些野果完全不能够满足一个正常士兵每天的热量需求,这无疑削弱了英军的战斗力。
英军中的步兵和长弓兵
10月25日清晨,双方列阵于阿金库尔地区。然而在24日夜间时曾经下过一场大暴雨,致使决战地点的土地变得十分泥泞。很快亨利五世就注意到了这个细节,并调整了自己的作战部署。为了应对法国骑士,他在英军战阵的前段安置了许多木桩,以此来缓解骑兵给英军带来的冲击。随后又命令长弓兵运动到英军阵型的左右两翼,以便获得更好的角度射杀法军。
其实亨利五世这种部署非常冒险,一旦法军利用骑兵的高机动力运动到英军的左右两翼,则可以轻松冲入英军长弓兵的阵列之中,那么弓兵就将成为任法军屠宰的羔羊,毫无还手之力。但亨利五世也没有别的选择,毕竟此时英军中并没有足额的重步兵来保护长弓兵,只能让身着重甲的骑士下马充当重步兵。
阿金库尔战役双方部署图
法军的部署与英军较为类似,也将弓箭手部署在了战阵的两翼,中间则全部部署了骑兵部队。这些骑兵几乎都是重骑兵,就连马匹也被装备上了重甲,为的就是防御英国长弓兵的攻击。自从英法百年战争爆发以来,以骑兵为主要作战单位的法军就一直被英国的长弓兵所克制,装备重甲则是当时法国人认为能够抵抗长弓兵的唯一办法。
在法军完成部署后,随即就向英军的战阵发起了第一轮冲击。按照先前计划,这次冲击的规模应当在一千人左右。在这批轻骑兵出阵之后,一批重骑兵将紧随其后一同杀入英军阵中。但最后真正参与到冲锋中的法国骑士只有不到五百人,根本无法形成有效的攻势,因此法军的第一轮进攻就被英国长弓兵轻松化解。对此,《大英百科全书》编辑组的Julia Martinez(朱莉娅·马丁内斯)在《Battle of Agincourt》(阿金库尔战役)一文中曾经提到:
"···as the English brought their longbows within killing range and the first line of French knights advanced, led by cavalry. The field that the French had to cross to meet their enemy was muddy after a week of rain and slowed their progress, during which time they endured casualties from English arrows···"
(译文:···英国人将长弓部署在有效射程以内,法国骑士也开始前进。法国人不得不穿过泥泞不堪的田野来面对敌人,他们的前进速度因此被减慢了。在此期间,他们还必须忍受着英军的箭射造成的伤亡···)
英格兰长弓兵几乎在没有任何保护的情况下作战
从上述材料可以看出,因战场过于泥泞的关系,致使许多重骑兵的行进速度被严重放缓,根本无法跟上轻骑兵的冲击速度,法军的攻势也随之出现了脱节。而英军则可以借助法军阵型之间的空当给予其有效的杀伤,这无疑增加了英军获胜的可能性,也间接延长了英军保持完好阵型的时间。
就在此时,战场局势发生了变化。虽然参与第一轮进攻的法国骑士基本上都死在了长弓兵的箭矢之下,但有许多马匹却并没有和骑士一样倒在血泊之中,反而横冲直撞使法军内部陷入混乱。还有一些受到撞击而跌落马下的法国骑士,在混乱之中被战马践踏而死。
法国弩兵的弩箭射程一直无法和英国长弓兵相提并论
在笔者看来,法军之所以会在战役的第一个阶段落于下风,主要原因就是没有进行合理的兵力部署和重视战场环境:
左一为法国弩兵,很明显粗造的法国弩射程不及英国的长弓
在法军意识到骑兵已经无法在泥泞的路面上发挥优势时,许多骑士便选择下马与英军展开肉搏战。然而在肉搏之前,法军必须徒步穿过战场的中心。在这期间,很多骑士就倒在了英军的箭矢之下。
与此同时,英军中的重装骑士也已经做好了迎接法军冲击的准备。当两军真正纠缠在一起时,法军才发现自己依旧无法在与英军的搏斗中占据上风,这是因为双方使用的武器有所不同。
英军通常以重剑为主要作战兵器
法国骑士通常使用的武器是一种特制的长枪,借助马匹的高速冲击刺杀敌人。然而在法国骑士下马转为步兵后,这种长枪反而成为了累赘,让法国人在挥动的过程中消耗了大量的体力。再加上重甲的重量过大,快速消耗着体力,因此法军的战斗力一直随着战争时间的延长而快速下降。
不仅如此,因决战地点的地形过于狭小,这也让几万法军没有将阵型展开的机会。这些挥舞着长枪的法国骑士在肉搏中才发现根本无法做出一些较为剧烈的动作。而英军虽然也使用重量较大的重剑,但长度远远不及法军的长枪,所以在相同单位时间内挥动武器的次数也要多出法军一些。换句话说,如果法军在十秒钟内能够使用长枪完成一次刺杀,那么英军则可以在十秒钟内完成两次或三次劈砍,法军自然占不到任何便宜。
但是,法军还是凭借着数量优势对英军造成了绝对的压制。很快英军的阵型就被击溃,就连亨利五世也身负重伤。就在英军即将全线崩溃之际,指挥法军作战的一名将军突然被一名英军骑士所斩杀,法军顿时又陷入了混乱之中。
身受重伤却依旧坚持作战的英王亨利五世
在看到指挥官阵亡后,一些第一次登上战场的新兵顿时就失去了斗志,丢掉了自己的武器开始向后溃逃。而后方不知情的骑士则继续向前冲锋,当与前线溃逃下来的骑士相遇时,双方纷纷跌倒在地。受甲胄重量的影响,重装骑士一旦倒地就根本没有自主爬起来的可能,只能眼看着自己的生命被追上来的英军所终结。
骑士的重甲有时也会成为沉重的负担
有趣的是,此时法军的预备队在看到前线乱作一团后,竟然决定放弃对英军的进攻。在没有对友军提供任何支援的情况下,这些一直没有投入战斗的法军都策马离开了战场。至此,阿金库尔战役便宣告结束了。对此, 约克大学政治哲学硕士Mark Cartwright(马克·卡特赖特)在《Battle of Agincourt》(阿金库尔战役)一文中曾经提到:
"The next stage of the battle saw men-at-arms fighting on foot on both sides, as well as the English archers now using their swords, axes and mallets, as the battlefield became even more chaotic and mud-clogged. There were now so many corpses and wounded that if an armoured knight fell down there was a good chance he would suffocate in the mass of writhing humanity and horses. Most of the third and rear French units at this point left the battlefield. "
(译文:在战斗的下一阶段,双方的士兵都在步行作战,英国弓箭手也在使用他们的剑、斧和槌,因为战场变得更加混乱和泥泞。现在有那么多的尸体和伤员,如果一个装甲骑士倒下,他很可能会在翻滚的人群和马匹中窒息而死。此时,法国的第三和后方部队大部分离开了战场。)
重甲骑士一旦失去平衡跌倒在地,就将立刻失去战斗力
如果说法军第一轮攻击的失利,是因为没有对战场环境进行仔细的侦查和战略部署的失误,那么第二次进攻的失利则完全是因为法军毫无纪律性可言。在冷兵器时代,阵型对于一支军队战斗力的影响是非常大的。历史经验告诉我们,合理、高效且先进的阵型甚至可以抵御数倍于自己的敌军的进攻,古希腊时期的重步兵方阵就是最好的例子。
然而法国人只顾着对英军发起进攻,根本不在意阵型是否会因自己的冒进而被破坏,因此才会在战役刚一开始时就陷入混乱之中。反观英军,虽然人数较少,但直到法军近身之前都一直保持着完整的阵型。此时装备更加精良的法国骑士反而更像乌合之众,而英军则更有正规军的风范。如此,法军又怎能不败?
攻击受挫后向后溃逃的法军
阿金库尔战役的失利,使法国的军事力量受到了严重的打击。此战法军损失了大量的精锐骑士,仅仅是参与到战役中的法国贵族就死伤了五千余人,另外还有一千五百名骑士成为了英军的阶下囚。战争结束后,亨利五世还曾下令屠杀法军战俘,这对法军的士气也造成了沉重的打击。反观英军,仅仅在这场战役中损失了一百余人,和法军的伤亡数量形成了惊人的对比。毋庸置疑的是,英军获得了阿金库尔战役的完胜。
阿金库尔战役结束后,英国长弓兵名扬天下,使所有的法国骑士闻之色变。但实际上,英军之所以能够获得这场战役的胜利,并不单纯是长弓兵一个兵种的功劳。当法军发起正面冲击时,横在战场前端的英国骑士也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如果没有这些身着重甲的骑士的掩护,长弓兵必然会受到已经近身的法军的屠戮。所以说,英军能够获得阿金库尔战役的胜利,其实是各兵种奋不顾身、通力配合的结果。
其实纵观整个战局的发展我们不难发现,法军之所以会战败,其根本原因就是对战局没有一个清醒的认识。战役开始前,法军没有对开战地点进行仔细的侦查;开战之后,法军也没有采用合理的战术。当法军完全陷入混乱之中时,指挥官也没有及时做出调整,才会让法军的劣势不断被放大,最终失去了本应属于法国人的胜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