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历史阁,看更多野史奇闻。

松山战役:抗战史上最悲壮的一幕,七千娃娃兵杀身成仁血战日寇

时间:2024-07-16访问:17来源:历史铺

1941年太平洋战争爆发后,日寇眼见逼降国民政府不成,于是便以一部分兵力绕道进攻缅甸,企图切断国民政府赖以生存的滇缅公路。国民政府为了守住西南边陲,于是便组建中国远征军进入缅甸配合英军作战。奈何由于地形的复杂和英国军队的贪生怕死,中国远征军首次入缅作战惨遭失败,滇缅公路被切断,日军突进至云南境内的怒江西岸。日军进驻松山后,将松山做为进攻据点和防御支撑点,开始在松山上建立数道环形工事。至1944年五月远征军反攻前夕,日军建造的松山阵地已经彻底完工,这些阵地和地堡将整个松山连为一体,坚不可摧。

松山日军阵地遗址

1944年五月,中国军队为打通滇缅公路集结20万大军反攻滇西,日军为了加强松山防御,紧急将第56师团113联队和炮兵大队共3000余人布置于松山。

五月下旬远征军在进攻腾冲和龙陵的战斗中遭到重挫,于是处于战略要点的松山便成为了两军的突破口。远征军为了攻下松山,将宋希濂第11集团军最精锐的新28师投入战斗。6.4日惨烈的战斗爆发,“中国军队在没有任何掩体的掩护下开始向松山发起进攻,日军倚仗固若金汤的防御工事进行抵抗。战斗打了一整天山坡下躺满了牺牲的远征军将士遗体,但中国军队却没有跨过日军阵地一步。

第二日宋希濂将全军的火炮全部向日军阵地投放,随后28师和39师一部开始从两侧向松山主峰展开进攻。狡猾的日军在中国军队炮击的时候躲进了地道,眼见中国军队攻了上来便开始从地堡里钻出来还击。中国军队在付出重大伤亡后成功剪断日军铁丝网突破第一道防线,但在日军重机枪的扫射下,远征军冲进去的一千多人全部牺牲,第二次进攻再次受挫。

6月中旬以来,松山地区突降暴雨,泥石流的冲击和山区的洪水阻挡了远征军的进攻,双方只能沿岸展开炮机,战事陷入僵局。

7月初以后,卫立煌和宋希濂预感战事不妙,于是急调第八军军长何绍周担任主攻。7月12日第8军103师、82师数千名将士接替第71军对日军展开大规模进攻。双方围绕周边据点和阵地展开肉搏,一时间打得难解难分。21日日军守备队炮兵队长井上要次郎被中国军队炮击毙命,气急败坏的日军开始成群结队冲下山坡对中国军队发起反击,但皆被远征军炮兵击退。

战役打到这个份上双方都早已精疲力尽,无论中国军队用尽什么样的办法松山阵地依然不能攻克。以至于日军113联队联队长松井秀治狂妄的叫喊道:中国军队不付出十万人的伤亡,休想踏过松山半步。

据日军幸存的士兵早见政则回忆:中国军队虽然具备武士道精神,但身体素质和枪法都极差。在那场惨烈的战役中我在一天的时间内击杀了65个中国人。

正如日军士兵所说,战役打到最后甚至连日军的随军军妓都参加了战斗!据参加松山战役的老兵回忆:

那日我们正在攻打日军阵地时突然冒出来三个日本女人,他们捡起手雷就往我们这边扔来,我们四五个兄弟当场就被炸死。随后愤怒的我们向那几个女人还击当场就把她们打成了筛子。

战斗至八月下旬,松山上早已被中日两军炸碎的尸骨所堆满。

战争的残酷使得远征军减员严重,为了彻底的攻下松山,国军迫不得已将那些收容的流浪儿童编成独立的战斗队伍参战。这些娃娃兵平均年龄只有13—15岁,最小的仅仅才9岁!随军的美军记者看着这些娃娃兵,不解的向国军的指挥官问:为什么要让这些孩子上战场,他们是这个国家的未来,你们这样做简直太残忍了。

面对美军对质疑,国军指挥官回答:仗打到这个份上,如果他们不上战场,这个国家就没有未来了!中国的抗战地无分南北、人无分老幼,所有人皆有收土抗战之责,要怪就怪日本军国主义吧。这七千娃娃兵扛着比他们高出半截的中正式步枪,毅然决然的走向了战场。看见此情此景在场的人都无不动容。

攻克松山的战斗是残酷的,但这群娃娃兵却没有一个是孬种,他们心里明白此去九死一生但仍然奋不顾身的往前冲。但十三四岁的孩子哪能是身强体壮的日本兵的对手,很多娃娃兵还没有冲到日军阵地面前就牺牲在了冲锋的路上。看着眼前这些孩子们一个个的倒下,同行的远征军将士来不及收敛这些孩子便化悲痛为力量继续向日寇进攻。

一个只有9岁的娃娃兵在战斗中被俘 ,残忍的日军将各种刑具摆到他面前问:小娃娃你想怎么死?面对日军的审问,这个娃娃兵大声喊到:你们这些坏蛋,我爸爸妈妈就是死在你们手里的。你们尽管来吧我已经死了,死也不降。

带着沉痛的心情,远征军终于于9月7日攻克了松山阵地,日军指挥官松井秀治试图负隅顽抗,随即被愤怒的远征军将士打成了马蜂窝。随后宋希濂和卫立煌登上了松山,看着眼前这些阵亡的娃娃兵,就连卫立煌和宋希濂也忍不住掩面哭泣。

之后中国军队收复滇西,松山战役取得圆满胜利,驻守松山的113联队被中国军队全歼、尸骨无存。而中国军队为了攻克松山付出了近万人的伤亡阵亡了四千多人,其中参战的娃娃兵在此次战斗中牺牲了一千余人!

松山攻克后,远征军将士和国民政府为了表彰这些为国捐躯的小战士,在他们曾经战斗过的松山战场修建了一座远征军烈士陵园,在陵园中竖立着大大小小的娃娃兵雕像。

看着这一排排稚嫩的面孔,后人难以想象到这些年龄十三四岁的先烈是怀着怎样的心情走上了战场,国家在当时确实是走到了最后的危机关头,松山战役过后不久,远征军成功第二次进入缅甸配合中国驻印军对日军发起进攻,在中国军队的打击下日军在缅甸损失惨重,最终逃脱不了战败的命运。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