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4-07-16访问:8来源:历史铺
(1)攻克曹八集
摘自《三野主力传奇》第十章 血战济南 席卷厦门(11)
作者:张敬山 出版社:黄河出版社
淮海战役结束40年后,美国一个军事代表团来到中国,专门调查淮海战役。他们想弄清楚,当初这一场大战,到底是怎么一回事。他们在徐淮平原上,忙碌了数日,仍然无法理解,有飞机、大炮、装甲部队的协同作战,装备精良的国民党的80万部队,怎么会被装备甚差,根本没有制空权的共产党的60万军队打垮。他们说:“这实在是一场不可思议的大战,又确确实实是一场悲剧。这场悲剧可能是从张克侠、何基沣将军倒戈开始的。”
张克侠、何基沣大门一开,周志坚立即命令38师趁机抢占了运河大桥。
9日,部队不顾疲劳,不顾敌机轰炸和扫射,向前急进,于当晚越过不老河,直插陇海路。为了争取时间,周志坚命令部队“哪个团先到,哪个团先发起攻击”。
曹八集守敌为扼守这一要点,加修了大量工事,围墙四周有水壕,壕外设置了鹿砦、铁丝网,围墙下面有地堡掩体,各种发射点均与交通壕相连接,南北城门楼上,筑有上下两层火力发射点,形成绵密的火网,控制着周围地区。
11月10日黄昏,第38师第114团1营在炮火掩护下,奉令向曹八集北门发起攻击。深夜,在北门左侧打开一个突破口,敌我双方在这里展开了激烈的争夺战,顷刻之间,北门里的开阔地上,变成了一片火海。1营在突破口上,经反复争夺,终于占领了北门东侧10余座房屋,并以此作为依托,继续与敌厮杀。激战至11日凌晨2时许,突破口被敌封锁,1营与团指挥所联系中断。这时,2营、3营发起第2次冲击,重新占领了突破口。由于突破口上未留下足够的兵力坚守,又被敌人重新占领,从而腹背受敌,造成了很大伤亡,处境十分困难。
与此同时,第39师115团向曹八集南门发起攻击,攻占了南门外几幢房子,后遭敌反击,形成僵局。北门突破口失而复得,得而复失,南门又能突破,黄百韬西撤的部队愈来愈逼近。这时,如不尽快打下曹八集,将对整个战役带来不利的后果。
正在这时,38师报告:第112团到达作战位置。周志坚立即命令徐体山师长命令该团迅速从曹八集北门投入战斗,无论如何也要重新打开口子,把曹八集攻下来。第112团黄冠亭团长接到命令后,不顾部队饥饿疲劳,不顾敌机狂轰滥炸和地面炮火的拦阻,于12时许,迅速指挥部队肃清了围墙上残存的敌人。此后,与114团汇合,继续向纵深发展。
正当112团和114团的部队向纵深大胆穿插分割时,敌人集中1个团的兵力向我进行疯狂反扑,妄图挽回败局。我突击部队扼守着要点,集中十几条机枪,向敌猛烈扫射,加上冲锋枪、手榴弹和小包炸药,终于将敌击溃,其中一部仓皇向曹八集东南逃窜,被我113团于野外截歼。
战斗至下午2时结束,全歼守敌3,000余人,击毙敌师长刘声鹤。
曹八集这个“网眼”被结上了,黄百韬兵团西逃的道路已全部被截断,不得不收缩到陇海线的碾庄一带,成了“瓮中之鳖”。
(2)老兵之子自述
【老兵之子自述】我已故的老父亲,1941年参加革命,1942年参军,历任班长、排长、连长、营长、船管团副团长、志愿军后勤某部训练科长、某军医大学军事教研室主任、总后某部参谋长、副司令等职,1984年离休。此文为老父亲在写回忆录《永不忘记的教训》的手稿节选(十一),忠实原作,稍作整理。
一九四八年十六日我军攻克济南取得胜利之后,我们在济南以东的章邱地区进行了整训。经过一个多月的整训即南下参加了淮海战役。坚决执行了毛主席“关于淮海战役的决战方针”。
毛主席在“关于淮海战役的作战方针”中指出:“本战役第一阶段的重心,是集中兵力歼灭黄百韬兵团,完成中间突破,占领新安镇、运河车站、曹八集、峄县、枣庄、临城、韩庄、沭阳、邳县、郯城、台儿庄、临沂等地。”为了执行毛主席的伟大指示,我们团奉命配合兄弟部队担任中间突破,截断陇海铁路,保障主力歼灭黄伯韬兵团。
我们114团3营担任第一梯队,强渡运河,直捣曹八集。在强渡运河时,几次强渡未成功。天黑后,接到命令:当面守敌冯治安兵团起义。我们迅速通过台儿庄,按原定计划前进。部队一过台儿庄,国民党起义部队开始集中,沿公路到处扔有军事装备,大炮、轻重机枪等等。在前进过程中我营遭到敌骑兵一部的抵抗,我们以一个排兵力击退了敌人200多骑兵。天亮了,我营冒着敌人飞机的轰炸继续前进。为了保证战役第一阶段的胜利,我们必经服从全局,因此,在白天的前进中受到部分损失。
天一黑,我们接近了曹八集,团首长命令我营在曹八集东北角、一营在北门进行攻击。战斗一开始,一营攻击受挫,我们三营攻击也未成功。由于敌人工事外面的河水太深,我们报告情况后,团部决定一、三营都在北门攻击,三营为二梯队。我们把部队调到北门时一营已经冲进去了,但突破口未巩固住,又被敌人占了。我们刚到北门,段团长命令:“你们三营必须五分钟内打进去,现在一营吃紧。”当时我要求十分钟内打进去,我们组织一下大力。可是段团长不允许。这时团政委苏格曼来了,他见我就问:“情况怎样?”我说:“情况不明,段团长命令我们五分钟打进去,我要求十分钟都不行。我们研究了一下,我和副营长一人带一个连向里冲,能冲进多少算多少,死在里面也不死在外面,冲不进去拿脑袋见团长!”讲完后,我把望眼镜、大衣扔给了苏政委,并说:“打不进去不回来见你!”苏政委是了解我的,他对我耐心的说:“老胡同志,不要冲动,研究一下。”我很生气的说:“时间到了!”就这样,我和副营长吴成华一人带一个连往里冲,教导员在营指挥所,在我们往里冲时杨教导员负了伤。
攻击开始了。我们的战士、干部像老虎一样扑向敌人,经过激战,打开了突破口。我们进去后,就和苏政委接上了电话。他刚一问情况怎样时,电话线就被打断了,从此再也没有联系上。我们三个连都冲进去了,可是团二梯队第二营没有上来,我们在优势敌人的反击下,突破口又被夺了回去,情况十分紧张。
我们一、三营与敌人国民党十六师另一个炮团的优势兵力冲杀了坚持了十八个小时,从晚上十点钟到第二天的十点多钟,我们的子弹打完了,人员只剩下了三分之一,大部分伤亡,情况万分紧急,有被吃掉的危险。也正在这时,敌人对我们展开了“政治攻势”,敌人向我们喊话说:“共军弟兄们快投降吧!你们不行了!”我们的战士用刺刀回答了敌人。
“投降”这个字在我们毛主席领导的人民军队的字典里是找不到的!伟大领袖毛主席教导说:“这个军队具有一往向前的精神,它要消灭一切敌人,而决不被敌人所屈服。不论在任何艰难困苦的场合,只要还有一个人,这个人就要继续战斗下去。”
在战斗情况复杂的时候,吴副营长负了伤,不能动。吴成华同志说:“老胡同志,不要把我丢下。”我听到这话,严肃的对他说:“老吴同志,你放心,我们绝不突围,把这个钉子钉在敌人的心脏!我们已经坚持了十几个小时,我们的主力部队一定会来增援的,要死我们死在一块!”讲完后我叫三个通信员照顾他,不要让他再负伤。
第二天下午三点钟,我们的主力部队赶到了。在向敌人进行了猛烈的炮火袭击后,发起了冲击。正在这时,我心里万分高兴正准备迎接胜利的时候,耳朵被炮弹震聋。但我仍然坚持战斗,组织力量配合主力全歼了敌人一个师。
战斗结束后,我们又向南前进,阻击由南京来增援之敌,击退敌军后西进,于十一月底配合第二野战军,在双堆集歼灭由河南南部调往徐州增援的黄维兵团十二多万人。
【淮海战役简介】从1948年11月6日到1949年元月11日,经过六十五天的激战,全歼敌人五十五万五千人。在淮海战役中,我们取得了我军60万歼灭敌军80万的决定性胜利,为49年渡过过长江,解放全中国创造了条件。
(3)血战曹八集
曹八集(今邳州市八义集镇)位于碾庄以西12公里,是黄百韬兵团西撤徐州的必经之地。淮海战役开始前,这里属李弥的第13兵团守备。11月9日,李弥便依据徐州“剿总”关于收缩的命令,未等黄百韬兵团来到就匆忙撤离,导致黄百韬兵团西撤失去了必要的接应和掩护。
由于部队在西撤中遭到打击,其建制已被打乱。黄百韬兵团撤至碾庄一带后,便决定停留一天,进行整顿。后又接到南京国防部的命令,要他们就地固守待援,便随即进行了部署,在碾庄一带驻扎下来。根据部署,第100军驻扎在碾庄以西,但其44师在掩护兵团渡运河时损失了两个团,仅剩师部直属队和不足一个团的战斗部队,师长刘声鹤认为此部损失太大,必须休整补充,否则无法继续参战。经军长周正道同意,刘声鹤率残余的部队直接撤往徐州休整补充,黄百韬闻讯也未加阻拦。该部一路西行于10日下午到达曹八集,同时到达的还有从官湖一带突围出来的李弥兵团第9军3师8团残部。在曹八集,他们得到情报说前方已经发现有解放军在行动,但仍然执意分两路向西行进。
此时,华野7纵已自北线穿插到了曹八集以西地区,国民党军的这两支部队刚刚离开曹八集不远,便与华野7纵的部队遭遇。
李弥的第9军3师8团残部企图继续向西突进,结果在曹八集西面的大耿庄一带被迅速全歼。刘声鹤则被迫率44师残部慌忙退回曹八集。这时他们才发现,原先驻守在这里的44军的一个团已经逃离。100军军长周正道得知此情况后,命令刘声鹤就地固守等待救援。
傍晚,华野13纵114团进抵曹八集一带,并向镇内发起攻击。100军的44师是被国民党命名为“荣誉二师”的精锐部队,装备精良,且基本都是作战经验丰富的老兵。他们依仗着李弥兵团此前在曹八集构筑的完备工事进行抵抗。
激战至半夜时分,13纵114团突击队打开突破口冲入村内,但由于急于向纵深发展而未控制好突破口,后续部队无法跟进,结果国民党军组织反扑,迅速将突破口封闭。冲入村里的114团突击队孤军作战,弹尽被围,数十人全部牺牲。次日凌晨,114团再次发动猛攻,又一次打开了突破口,但很快又被堵住。天亮后,华野13纵主力陆续赶到,下午1时许开始对曹八集发起总攻,此时的44师残部粮弹将尽,锐力大减,又迟迟不见周正道派来的援兵,已经乱了阵脚。激战至傍晚,华野13纵终于突入镇内,全歼国民党第44师残部约3000人,44师少将师长刘声鹤开枪自杀。
此时,华野各纵队已从各个方向逼近碾庄一带,攻占了外围大量的村庄。 13纵占领曹八集,切断了黄百韬的西撤之路,标志着华野最终完成了对黄百韬兵团的包围。
(4)百里攻击急进,强夺曹八集
曹八集位于徐州以东50公里,是陇海东段的敌重要据点,是黄伯韬兵团西撤的必经之路。11月7日,华野与山东兵团令十三纵迅速消灭曹八集守敌,攻占该要点。要像一把钢刀一样,拦腰切断黄、李兵团的联系。这是完成中央突破,保证全歼黄伯韬兵团,取得淮海战役第一阶段胜利的关键。
纵队司令员周志坚深深理解该纵“直插陇海路”任务的重大意义和它在战役中所起的重要作用。
当时该纵还在山东境内对台儿庄、韩庄及运河一线发起攻击,似形成攻击徐州之势,迷惑敌人。距陇海路还有百里之遥,并有台儿庄的敌重兵和运河、不老河所阻。但是,时间就是胜利,必须争取时间,克服一切艰难险阻坚决完成任务。周志坚决定以三十八师为第一梯队,以一一二团主攻,以一一三团与该团并行,三十九师随三十八师前进,三十七师向台儿庄逼进,准备强攻。周志坚命令部队日夜兼程,迅速向百里之外的陇海路急进,向曹八集攻击前进。部队抢占运河大桥、强渡不老河。一一三团抵达陇海路时与一股西撤的敌人相遇,该团立即以二个营在曹八集以东的褚庄构筑工事,阻击西撤之敌,这就在陇海路上撕开了一个口子。一一二团因攻占宿羊山而末到达攻击位置。周志坚命令三十八师“哪个团先到,哪个团先发起攻击”。
曹八集守敌为国民党一百军四十四师,该师是国民党“荣誉二师”,在国军中是战斗力较强的部队之一。该敌为扼守这一要点,加修大量工事,围墙四周有水壕,壕外设置了鹿砦、铁丝网,多层附防障碍,围墙下地堡掩体,各种发射点与交通壕相连接,南北门上,筑有两层火力发射点,形成绵密的火网。
10日黄昏,十三纵三十八师一一四团、三十九师一一五团从南北两门发起攻击。一一四团一营打开突破口,敌师长刘声鹤亲自督战,指挥“敢死队”反扑,双方激战,一营打退敌十余次反扑,夺取北门10余座房屋作依托,与敌拚杀。至凌晨2时突破口被敌封闭,一营被封在城内.三十八师组织一一四团二三营又发起第二次攻击,重新占领突破口,即向纵深发展进攻,由于在突破口上没有留下足够的兵力坚守,突破口又被敌重新占领。与此同时,三十九师一一五团向南门的攻击形成了僵局。正在这时,三十八师一一二团到达。周志坚命令该团迅速从北门投入战斗。一一二团受命后不顾部队饥饿疲劳,不顾敌机的狂轰滥炸,迅速组织战斗,对北门发起攻击,迅即突破,进入纵战斗,与一一四团一起,打退敌集团反冲锋。敌一部向曹八集东南突围,被一一三团于野外截歼。经一夜激战和反复争夺,至第二天下午2时结束战斗,全歼守敌3000余人,击毙敌四十四师师长刘声鹤,夺取曹八集。
结上曹八集这个“网眼”,黄伯韬兵团只有作困兽之斗了。这对全歼黄伯韬兵,取得战役第一阶段的胜利,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