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历史阁,看更多野史奇闻。

从泰县到姜堰,新老照片带你穿越40年

时间:2024-07-17访问:6来源:历史铺

40年沐风栉雨

40年春华秋实

让我们跟着

一张张照片

一个个故事

洞见姜堰人这40年

衣食住行的变化

改革开放初期

改革开放前

蓝、黑、灰、军绿

是姜堰人穿衣的主旋律

能穿上中山装和列宁服

是那个时代的青年男女

觉得最有面子的穿着

进入80年代

“的确良”成为绝对的时尚

“经蹬又经踹、经铺又经盖”

买不起“的确良”衬衫

置办上几件“的确良”假领子

也有种体面高级的感觉

进入90年代

喇叭裤、蛤蟆镜

松糕鞋、燕尾服

蝙蝠衫、皮夹克

超短裙、露脐装

……

各式新潮服装

和一头的“大花卷”

成为很多人难忘的青春记忆

21世纪

▲银河商厦

爱美的姜堰人

从服装街到服装商城

从专卖店到城市综合体

从实体店到网络购物

尽享服饰带来的

舒适、美感和愉悦

如今

人民商场

大洋百货

锦宸百货

等老牌商场红火依旧

万家福广场

三水新都会

时代商业广场

等城市商业综合体

扎堆“上新”

走进商场不仅仅是买衣服

更多的是享受时尚的现代生活

改革开放初期

粮票是“吃饭的护照”

从那个年代过来的人

都有忘带粮票挨饿的经历

每月到了割肉的时候

不少人会大晚上去排队

只为多“抢”点肥肉

肥肉熬成的油渣也是美味

80年代

亲友间的宴席少不了

令人期待的“六大碗”

飘香的“六大碗”

席间穿梭“添饭”的主人

延续着姜堰人的亲情

▲城东菜市场

进入90年代后

老百姓的“菜篮子”

越来越丰盛

偶尔下个馆子

到饭店摆场宴席

不再是遥不可及的事情

21世纪

海鲜馆、自助餐逐渐兴起

肯德基、麦当劳等洋快餐

成了姜堰人心中的“网红店”

这些“新生事物”

不仅带来了口味上的不同

还带来了饮食文化的改变

如今

人们更加注重健康饮食

饮食习惯

由原来的饱餐型

向营养型、新鲜型转变

外卖行业发展也如火如荼

各种风味美食

都可以通过网络下单

快速便捷地送到顾客手中

改革开放初期

农村随处可见简陋的草屋

城里人也“蜗居”在平房中

条件好一点的职工

搬进了单位盖的

筒子楼

简易楼

上世纪80年代

一大批单元楼开始兴建

以电视机、冰箱、洗衣机

为代表的“新三大件”

开始走进千家万户

▲光明新村

▲工人新村

90年代

农村掀起一股

新建小洋房的热潮

城区的居民开始追求

二室一厅

三室一厅

21世纪

小高层

复式住宅

还有单门独院的特色别墅

……

人们居住的选择更多了

2002年7月8日

姜堰成为江苏省首个用上天然气的城市

人们的居住环境更好了

如今

人们更关注居住地的

环境、配套设施

多个老旧小区

旧貌换新颜

改革开放初期

大多路都是土路

阴天下雨泥流成河

成了名副其实“水泥路”

永久、凤凰、飞鸽牌自行车

是小伙子的“恋爱神器”

就像开奔驰宝马一样有面子

80年代

摩托车成为

率先富裕的“一部分人”

最先置办的“大件”

骑摩托车带着姑娘看场电影

会引来不少羡慕的眼光

▲旧城区

▲振兴中路

进入90年代

小公交开始出现在城区街头

桑塔纳、捷达等轿车

成为“土豪”的标配

21世纪

2011年

首批出租车公司升级改造

2012年

首批镇村公交开通

2012年

农公客班线城乡一体化改造完成

2013年

泰州至姜堰公交开通

越来越多姜堰人家

拥有了私家车

姜堰人的“脚步”

越来越快了

2016年5月15日上午8时40分

首列南京至南通的

D5503次动车组列车

平稳驶入姜堰站

姜堰正式进入动车时代

宁靖盐高速

江海高速

穿境而过

3条快速化主干道

直通主城区

9个机场毗邻左右

20分钟可达扬州泰州机场

20公里可到泰州港

姜堰迈入长三角一小时经济圈

姜堰人的生活不再只有

“田园牧歌”

更可以大胆追求

“诗和远方”

四十年

变化的太多

四十年

不变的也太多

泰县人民政府

泰县汽车站(现姜堰南站)

泰县中医院

泰县电信局

泰县麋鹿雕塑

姜堰人民文化宫

姜堰酱醋厂

姜堰原实验小学大门

人民医院白求恩桥

变的是姜堰人的生活

不变的是为幸福生活

而奋斗的情怀

相关文章